|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蓄势而动振翅飞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蓄势而动振翅飞
【字体: 】 发布时间:2012/10/26 0:57:5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伴随淮南进入高铁时代,大通工业园区借助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全方位发挥服务特色,迈出了新一轮的跨越步伐——蓄势而动振翅飞

     “出了淮南东的高速出口,2分钟车程就可以抵达大通工业园区;如今高铁通到了淮南,从高铁站到园区也只需要5分钟车程,真是越来越方便了!”苏州某生产矿山配件的企业负责人孙总来到大通工业园区洽谈投资时不住感慨。

      其实,吸引众多客商目光的,不仅仅是大通工业园区越来越优越的区位优势,更是园区以特色服务构建的优良环境!

      近年来,大通工业园区围绕建设特色工业基地,依托区位、资源、产业、环境等优势,按照“统一规划、市场运作、多元投入、滚动开发”的原则,努力把园区打造成融商、乐商、聚商的优质平台。

      从管理到服务,老城新区新面貌

      站在紧张施工的工业园区办公楼前,进入记者视线的是园区办事服务大厅。

      这座利用三个园区企业之间的“边角地带”建设的办公楼,除了为园区企业提供各类服务、将大型会议室无偿提供给企业使用外,还具有另外一个功能:园区物业。

      随着保洁员、保洁车的上岗,园区物业已经正式启动:道路净化、路灯亮化、路旁绿化、园区美化!

      除了公共服务,园区物业还将在各主路口安装监控,定时巡逻,实现企业内防与外防相结合,并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企业内部的保洁、绿化和水电维修。

      为提升规范化服务水平,提升园区环境和产业层次,使园区真正成为产业集聚的平台。大通区对园区项目按照“绿色通道”机制,加大为入园企业服务力度,不断完善对入园企业在办理注册登记、项目开工建设和生产服务上提供全程代理服务的“一站式服务”,今年以来共为14家企业挂牌。

      同时,大通区还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了500套公租房,为入驻企业员工住宿提供了统一服务,提高了园区的承载力。

      从谋定到突破 打造产业集聚平台

      新欣医药一期竣工、二期主体完工;创立机械、富华服饰、国润人防等项目附属工程业已开工;工业新区4.3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大通工业园区的建设可谓如火如荼!

      乐森黑马乐器有限公司、志君钻探机具有限责任公司、广瑞机械有限公司、中煤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企业纷纷建成投产。

      作为园中园里的企业,投资一亿多元的医药物流企业银瑞商贸建成投产,医药物流园中的3家医药物流企业,2012年销售额将达18亿元。

      润泽创业园作为企业孵化器,对企业的房租水电提供政府补贴,已经成功培育出3家企业,国润人防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永利锋有限责任公司入驻大通工业园区。

      大通区坚持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项目攻坚年项目建设的重要平台,增投资、促转型。按照“确保完工一批、加快建设一批、尽快完工一批、乘势编报一批”的要求,大通区落实一批项目,以项目的大突破,带动产业的大集聚。

      今年以来,园区有资金到位的项目46个,引进内资5.2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0%,同比增长35%。

      从一期入园的20多家企业,到二期的30多家企业,三期的10多家企业,大通工业园区的入园企业已达到70多家。

      从招商到择商,由即时走向未来

      步入大通工业园区三期项目区,一片片厂房拔地而起,施工车辆往复穿梭,一幅繁忙的建设景象。

      正在建设中的国润人防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拿下了地铁关联产品的资质,将生产地铁门等地铁配套设备,成为工业园区的新型产业代表。

      润德人防检测设备企业建成后,将成为全省唯一一家人防设备检测中心。

      这里有全省第一个乐器生产加工服务企业乐森黑马乐器有限公司,电吉他、电贝司从这里走向全国市场。

      ……

      对于大通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园区始终在积极探索,对非煤产业、高新产业,新能源产业大力引进,从单纯的招商走向择商!

      一批高耗能、污染性、低投入低产出的企业被拒之门外,对于大通区经济发展具有引导性、前瞻性的高科技、高产出的高、精、专企业逐步进入园区。目前,园区只有50%的企业与淮南传统的煤炭产业有关,新型建材、新型电子、医药物流、服装加工等非煤企业占据了半壁江山。

      抢抓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T型工业布局和“退城进园”的历史机遇,大通工业园的腾飞之旅已经起航!

(记者 柏松)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