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乡村绽放文明花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乡村绽放文明花
【字体: 】 发布时间:2012/10/23 0:53:0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近年来,田家庵区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走出了一条条符合地区实际、符合群众利益、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 乡村绽放文明花

      走进曹庵镇李桥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院落,成排成行的绿树,清澈见底的水渠……近年来,田家庵区着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乡村的“脸”变靓了,村民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村民的日子也过得更红火了。

      近年来,田家庵区以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为中心,以改变农村环境面貌和提升净化、绿化、美化水平为重点,将农村清洁工程提升融入到打造“宜居宜游宜学宜业”之区的建设格局中,建立了“户集、村收、乡运、区集中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长效机制,解决了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提升了村庄整治及管理水平,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今年以来,该区以环境整治为切入点,以基础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清洁乡村”工程。集镇、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村庄、庭院卫生整洁,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的旧貌,农村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清洁家园、环境整治……无数行动汇集成一场“环境革命”。田家庵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清洁工程工作,将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纳入民生工程实施范围,实行严格的管理与考核。他们加大投入力度,按照市级每个村每年补助2万元,区补助1万元的标准确保经费投入。同时成立了农村清洁工程领导小组,坚持统分结合、分工负责的工作体制,形成了“联合作战”态势。全区共制作25幅以上永久性宣传标语,每个村有10条以上墙体宣传标语,在村庄显要位置都公开张贴了《村民公约》、《保洁员职责范围》、《卫生管理制度》,并印发了《致广大农民的一封信》等。他们还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栏和标语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群众的村容整洁意识,使“农村清洁工程”活动家喻户晓,全民参与,形成全社会支持配合的良好氛围。

      该区从30个村增加至34个村开展市级农村清洁工程,通过拆除危旧房屋、拆除圈舍、清理沟渠、清理乱搭乱建、改水、改厕、刷白、建立垃圾池、垃圾填埋场等措施,基本改善了农村的生活环境。截至目前,这个区共有乡镇环境管理人员38名、保洁人员132名、保洁车辆68辆、转运车23辆,建成乡村垃圾池224个,乡镇垃圾中转站2个、垃圾填埋场2处。全区农村清洁工程平均月清理垃圾2000吨,形成了分散清扫、集中堆放、统一清运、集中填埋的垃圾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垃圾乱扔、乱堆的现象得到有效控制,乡、村卫生环境明显改观。

      文明之花绽放田野。在实施“清洁乡村,美化家园”和“农村清洁”工程过程中,他们注重把“做精一产”的农业产业发展战略贯穿其中,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强水利建设,发展现代、高效、设施农业。为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该区不断巩固前期新农村建设成果,探索创新管理体制,注重农民群众精神层次与物质环境的协调发展,保持为民服务的热情,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向前发展。他们还通过正面与反面宣传,明晰干群具体做法,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形成良好的建设氛围。值得一提的是,该区做到建设一个村巩固一个村,加强监督管理考核以及日常保洁工作,使建成的项目发挥最大效益。

(记者 鲁松)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