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商务局服务美好乡村建设纪实
几年前,凤台县新集镇左集村村民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所需要的商品一般要到十几公里以外的县城置办。如今,他们从村上的农家连锁超市里就能买到。长久以来在他们中间流传着“油盐酱醋到村里,日常用品跑县里”的顺口溜悄然发生着改变。这一改变缘于我市商务部门开展的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主要载体、符合美好乡村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建设。
为助力全市美好乡村建设,我市商务部门严格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试点示范”的原则,以繁荣农村、惠及农业、方便农民为目的,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通过在农村逐步推行连锁经营,用连锁超市取代三尺柜台,形成了“小超市、大连锁,小网点、大网络”的经营发展格局,初步构建了以县城配送中心为龙头、乡镇超市为骨干、村级农家店为基础的城乡结合、布局合理、双向互动、运转通畅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为农民消费搭建了一座座“方便桥”,为农民生活编织了一张张“实惠网”,既提升了农村消费总量,也改善了农村消费环境,夯实了美好乡村发展基础。目前,全市已建成配送中心13个,其中消费品配送中心10个、农资配送中心3个;农家店1183个,实现了乡级全覆盖。
随着“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不断向乡镇村落延伸,如今,在我市许多偏远山村,村民不出村就能将生产生活的必需品置办齐全。购物的便利,也极大地带动了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农家店年销售额约2亿元,实际带动农村就业3000多人,体现了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的“三赢”工程。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实施,改造了农村经营网点基础设施,改变了脏、乱、差消费环境,为我市美好乡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市商务部门严格按照商务部《农家店建设与改造规范》的标准,对各县区农家店实行了统一商品采购配送、统一店名标识、统一销售价格、统一服务规范、统一质量承诺的经营管理形式,店面环境整洁,设施完善。由简易容器发展到标准容器,由商品杂乱无章摆放发展到科学分类陈列,由柜台式销售变为自由式选购,实现了农村消费城市化。为提升农家店综合服务能力,我市商务部门还加快农家店信息化改造,推动农家店“一网多用”,扩大经营范围,以达到方便农民消费、扩大商品销售、提高盈利水平。今年以来,已完成了首批270个店的信息化改造,第二批100个农家店改造计划即将组织实施。
记者在很多的农家店看到,店堂内不仅销售日用品,还兼带电讯产品、音像制品、图书报刊等进店经营,农家店成为一个集商品和服务于一体、能满足农民多种生产生活需求的多元化的小型购物中心。“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实施,为全市农民构筑了一道消费安全线,在全市农村形成了消费新气象,给全市美好乡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记者 武春晖 通讯员 吴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