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社会新闻 > 晚年幸福写在老战斗英雄脸上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晚年幸福写在老战斗英雄脸上
【字体: 】 发布时间:2012/7/31 23:48:48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曾经战火纷飞的岁月,早已消逝在匆匆的时光中;曾经并肩革命的战友,只能在回忆中思念。如今,远离城市的喧嚣,静静享受着乡村的安宁,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还不时在田地里劳作一二,这样的生活让86岁高龄的陶下昌老人很是满足。虽然早已安家在三和乡敬老院,但往昔枪林弹雨般的日子,却让老人记忆犹新。“八一”节期间,记者走访了三和乡,听这位8旬老人讲述他的战斗故事。

      从放牛娃到战斗英雄

      炮火连天、浓烟滚滚的战争还在继续,一个个满身鲜血、目光如炬的八路军战士,正奋勇向前冲去……陶下昌老人回想起当年的战争场景还历历在目。老人身上至今还留有多处伤疤,有的甚至是贯通伤。“第一次负伤是跟鬼子拼刺刀时留下的!”据老人回忆,原先他给地主放牛,当地有一支新四军队伍在附近打游击,他便加入了。那时,他年仅16岁,当听说是共产党的队伍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了一名“兵”。后来,他跟着队伍在大孤堆、杨公一带打游击,打死不少鬼子和汉奸。1944年,他被编入到罗炳辉将军的队伍中,参加了定远藕塘战役。

      莱芜战役、涟水战役、孟良崮战役……恶战一个接一个地袭来,“身边的战友一晚上就没了!多好的同志啊,现在真想他们。”回忆起当时的战事,这让陶下昌老人心酸不已,他说,在当时的情形下,只能简单地挖个坑将战友的遗体掩埋,连个墓碑都没有。不过,由于作战英勇,陶下昌老人还被晋升为机枪排长。最让他记忆深刻的,还是那场孟良崮战役。“打了三天三夜,太艰苦了!不过,幸好有蒋介石这个‘运输大队长’,给我们送来了不少衣服和食品。”最终,陶下昌和他的战友们消灭了号称国民党王牌军的整编74师。

      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役

      战争是残酷的,但有时也能苦中作乐。“你知道朝鲜话不?我知道很多!都是那会自学的!”陶下昌老人告诉记者,自己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役,那时他已经是连长,为了和当地老百姓交流,打好群众基础,他就自学朝鲜话。“‘鸡皮’就是屋子,‘一勺’就是好,‘啊不勺’就是不行,‘谭北’就是烟。那时的故事特别多,三天三夜也讲不完。”老人打趣地说。1962年,转战多年的陶下昌退伍,被安排在徐州丰县任水利局财务股长。后来响应国家号召,回乡务农,从此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牢记历史珍爱幸福生活

      如今,陶下昌老人受政府照顾,被送到三和乡敬老院安享晚年,生活有了保障,生活简单而充实。走进陶下昌老人在敬老院里的“家”,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老人虽离开部队多年,却依然颇有军人作风。“赶上了好政策,让俺吃住都不愁了。每月还有100元的零花钱,乡里也不定期地给一些钱,现在俺享受了好生活。”陶下昌老人高兴地说,“我在这已经生活5年了,这里每年都为我们这些老人免费做体检。”他还告诉记者,这里的老人享受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双保险,生病吃药、住院都可以报销,解决了自己的后顾之忧。

      每年,都会有不少学生自发组织来敬老院帮助老人们打扫卫生,很多单位学校也会请陶下昌老人去讲战斗故事。每次老人也都会告诫年轻人,过去几十年的日子很辛苦,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不容易,希望年轻人都要牢记历史,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记者 李舒韵 通讯员 吴祥珍 实习生 张毅)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