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孝悌之义 感怀父母恩情
高校教师为劳教人员开坛讲国学
“爸妈,不知道你们能否听到,对不起,儿子不孝。希望你们能够原谅我,出去之后我一定会好好做人,报答你们的养育之恩。”在淮南劳教所服刑的小王哭着告诉记者,他非常想家,想念父母,在劳教期间经常受到《弟子规》等传统文化的教育,让他学会了孝敬父母,回报社会。
小王所说的传统文化教育就是淮南劳教所开展的传统国学经典教育。7月6日,淮南劳教所“国学讲坛”开课仪式正式举行。淮南劳教所与淮南联合大学合作,请来高校教师为劳教人员讲授《弟子规》等传统国学经典。来自淮南联合大学政文系讲师穆可才为劳教人员讲授了第一课《入则孝》,通过深入浅出、通熟易懂的讲解,配以动人的音乐和形象的视频,让劳教人员听得津津有味。
据淮南劳教所副所长周明介绍,该所充分利用淮南当地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借智”办学,积极推进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技术教育;文化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四课”教育。在与淮南师范学院合作之后,相继与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淮南联合大学建立联合办学协议,开办《弟子规》、《论语》等“国学讲坛”系列讲读。
“变成熟了,遇事不要冲动,学会了换位思考。”今年23岁的小许还有半年时间就可回家了,他因打架被判劳教一年零三个月。小许说,平时在劳教所里也学习《弟子规》、《三字经》等传统文化,这次听高校的老师图文并茂地讲授,更深刻地理解了其内涵。“父母对孩子才是无私真诚的。每次与父母见面时,就不希望他们来,感觉欠父母的太多了。”小许眼含热泪说。
安徽省劳教局教育处处长刘若艾表示,此次以“国学讲坛”形式讲授传统国学经典,“在全省劳教系统中尚属首次,是全省司法系统的一个亮点,效果不错,值得学习和推广。”
(记者 张明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