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社会新闻 > 大学生暑假实践活动“接地气”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大学生暑假实践活动“接地气”
【字体: 】 发布时间:2012/7/6 6:18:0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大学生暑假实践活动“接地气”
以深入基层方式纪念中国共青团成立90周年

      201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7月4日,来自宿州学院的6名淮南籍大学生在暑假期间深入淮南市八公山区杨家地村完成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身为共青团员的他们以深入基层走访了解的方式纪念中国共青团成立90周年。

      这6名来自宿州学院管理工程学院的大学生,在城市中成长、在城市中生活,他们对于乡村环境的模糊印象仍停留在草房、耕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年代。当他们来到八公山区杨家地村时,村里崭新的柏油小巷、路边屹立的太阳能路灯、楼上楼下的小洋房、整洁的村容村貌、设施齐全的健身广场,都让这6名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对课本上经常提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了直观的认识。

      “村民们的主要经济收入不再依赖农业生产,而是主要来自于村里的煤炭经营极其相关产业,村里在不久前还兴建了一个占地50亩的花卉苗圃基地,已经开始种植桂花、香樟、红桃等花卉树苗,这个花卉苗圃基地在几年后将会成为杨家地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小组的领队周子威同学告诉记者,在过去一周的时间里,他们对杨家地村总体情况做了调查了解,还深入花卉苗圃基地与农户进行访谈。“最有意思的就是和村里的老人们聊天,听他们讲述村里几十年的可喜变化”,朱程晨同学告诉记者,通过老人的讲述,更能够直观的体会到村容村貌和村民生活的变化。

      图为来自宿州学院的大学生们通过和村里的老人访谈了解到村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记者 顾成家 摄影报道)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