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淮河文化,书写淮南发展,见证淮南今天,代言淮南明天——古稀老人“雕”作品“塑”淮南
“我历时半年时间,用我一生的理解,在雕塑中紧扣淮南元素,记录淮河文化,书写淮南发展,希望我的作品能让广大市民从中看到淮南的历史,看到淮南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这是我创作八幅雕塑作品时的想法。”
6月12日下午,记者于东苑小区见到了今年70岁的可爱老人周茂盛。周茂盛生于淮南,196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而后回到故里淮南长期从事城市雕塑艺术创作设计。现在老人已退休,但作为一个熟悉淮河地理、深谙地域文化、见证淮南发展的老艺术家,周茂盛依然笔耕不辍。在他的工作室里,记者看见老人操作电脑极其熟稔,“很多年青人使用做图软件还不如我呢!”周茂盛拿起他创作的八幅雕塑作品,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起来。
“你看‘淮夷部族’这幅作品上,一条淮南虫留下的印痕,曲曲弯弯,如雕似凿,它蕴育了蓝色地球的生命,见证了淮河文明的繁荣昌盛,是淮南厚重历史的起源和发祥之地。”老人家语出不凡,接着又给记者介绍了“春申相楚”作品是借春秋四君子典故展示淮南历史楚风汉韵的丰富多彩,而“鸿烈巨制”作品,表现的是《淮南子》牢笼天地博极古今;淮南王刘安和八公留给后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传说。“淝水之战”作品则展现了八公山上“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战争场面。这四幅作品合起来是对远古文化的凝练。
“‘能源兴市’作品,是以一座‘亿吨煤炭基地’的矿山和一座‘火电三峡’的电厂,向人们诉说古文化沉积之上的淮南现代文明。”周茂盛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淮河丫头风摆柳,淮河汉子烈如酒,一条大河穿城过,满河上下全是歌!这就是‘魅力江淮’作品要表现的。”而“幸福家园”作品表现的是对家乡的挚爱,更是对生活的执着!最后一篇作品“谱写辉煌”中,一串串绚丽的泡泡,像彩球,更像原子模型的原子核,喻指复兴路上,放飞理想,放飞希望!
“您是如何构思创作这八幅雕塑作品的呢?”看到记者好奇,周茂盛一脸沉思地说,“这组雕塑作品通过‘书’的形式不断演变,突显出从甲骨文到竹简到线装书,既是一种文化的发展,也承载着淮南从古到今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城市雕塑是一门艺术,它与一个城市的文化密不可分。淮南处于淮河的中游地带,淮河走到淮南了,雕塑便可以看作淮河在我们的城市中留下的身影。因为在淮南每建一座雕塑,它站立在那里了,就记录着淮河文化,书写着淮南发展,见证着淮南今天,更将代言淮南明天。”周茂盛的话令记者深思。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周茂盛老人可谓淮南雕塑界的“常青树”。在过去的年月里,他设计制作了能源城多幅城市雕塑和一部分园林绿化工程,为市民熟知的有《淮南王刘安》、《双拥纪念碑》、《春申君》陵园一期工程等。位于龙湖公园的淮南王刘安塑像,是老艺术家1992年的作品,如今看去,淮南王刘安的文人气质、满腹才学、谦虚自重、不乏王侯风度的形象,依然栩栩如生。在无言中,《淮南王刘安》已为淮南人和淮河文化加了一个生动注脚。
图一至图八为周茂盛创作的八幅雕塑作品。
(记者 张昌涛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