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社会新闻 > “西瓜地图”再出炉 瓜农卖瓜真方便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西瓜地图”再出炉 瓜农卖瓜真方便
【字体: 】 发布时间:2012/6/7 5:59:0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6月4日,记者走访了多个位于主城区的西瓜临时销售点,在摊位旁,瓜农、瓜贩都对记者说:“西瓜地图”再出炉 瓜农卖瓜真方便

       6月份,是淮南地产西瓜普遍上市的时节。有市民向本报反映,近段时间进城卖瓜的瓜农越来越多,居民买瓜方便了,瓜农卖瓜得实惠了,市容环境也维持了,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从6月1日起发挥作用的“西瓜地图”。

      6月4日下午,记者于学院路、龙湖路、朝阳路、淮舜路、国庆路等多条路线走街串巷,分别采访了十余个西瓜临时销售点,一探究竟。

      瓜农:销售点上信心满满

      6月4日上午,刚在家收完麦子的潘集区夹沟乡的陈开玉开上满载西瓜的农用拖拉机上路了,经过一个小时的奔波,陈开玉和他的妻子来到了淮南市区。但是他并不知道到哪里卖瓜,这令他十分头疼。这是今年第一天出来卖西瓜,陈开玉满指望来个开门红,可是到了中午12点了,他仍然没有找到合适卖瓜的地点,又辗转了几个地方,挨到下午两点,他没有卖出去一个瓜。正当陈开玉一筹莫展地来到人民路的时候,马路上的几位城管队员拦住了他,城管队员把他带到了位于人民南路龙湖小区的西瓜临时销售点,并告诉他那里可以自由出售西瓜,陈开玉非常高兴。下午4点左右,当记者再次见到陈开玉的时候,他已经卖出了近400斤西瓜。他拿着城管队员送给他的西瓜地图告诉记者,去年自己不了解情况,在城区里到处转悠卖西瓜,今年了解了西瓜临时销售点后,他再也不用“东躲西藏”了。

      同陈开玉一样,家住大通区孔店乡的张克雪是第一年在西瓜临时销售点卖西瓜,但是他比陈开玉幸运,他在路上开车的过程中看到了位于学院南路安理大生活区附近的西瓜临时销售点标志,一进城就撞了个“头彩”,张克雪往年在菜市里卖西瓜,每天都要缴纳一定的费用才可以卖,而且菜市人多,去得迟了,可能就没有地方卖瓜了,只能打道回府。今年是他第一次“享受”不用交钱就可以销售西瓜的摊点,张克雪感觉很舒心,政府照顾他们,他们在卖瓜的时候也要遵守规定,搞好卫生,不给城市添麻烦。
瓜贩:彻底告别了“游击战”

      4日下午5点半左右,记者来到了淮舜南路,从钟山园小区往南,一共有8个西瓜销售点。每一个西瓜销售点上都有两到三辆满载西瓜的车辆。在统一的管理下,每一处都显得很有秩序,周围环境整洁。在位于田十三小对面的一处西瓜临时销售点上,老板陶继武正在销售着西瓜。陶继武是附近比较出名的西瓜销售户,曾经有过在当地一天销售1万斤西瓜的辉煌。陶继武1989年下岗后就开始卖西瓜,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说起这么多年的卖瓜经历,陶继武发自内心地说,只有这两年才不用“打游击战”了。就在几年前,他和妻子还开着三轮摩托在街上辗转着卖瓜,边卖瓜还得边观察周围的动静,一遇到执法人员,赶紧拿着秤开着车“撤退”,那情景真有点像小品《超生游击队》。瓜贩和瓜农有所不同,瓜贩在夏天完全是依靠卖西瓜养家糊口,所以像陶继武,只有不停地“打游击”才行。去年,陶继武终于在西瓜临时销售点落脚了,他不用再东奔西跑,由于卖的瓜质量较好,这让他的西瓜销量节节攀升,在夏天销售旺季,每天销售6000斤西瓜没有问题。西瓜销量不错,生活也自然好过多了。今年5月底,一个临时销售点附近的市民拿着《淮河早报》上的西瓜地图给他送了过去,6月1日,他又来到西瓜临时销售点卖西瓜了。4日下午,陶继武拿着已经有些变旧的《淮河早报》指着上面的西瓜地图对记者说,往年一看到城管开车就跑,对自己、对别人的安全都存在威胁,现在在临时销售点上,城管还提供一些帮助,自己也注意搞好卫生,对自己、对别人都是负责,也对城市的整洁有所帮助。

      不光是陶继武,朱纪忠对西瓜销售点也是十分满意。朱纪忠原本有个水果销售固定摊位在安理大西门口,有了西瓜临时销售点后,他每天都多弄来一车西瓜卖,这样在无形中扩大了销售量,一个夏天估计可以增加万元的收入。

      城管:变“堵”为“疏”,变管理为服务

      5月下旬,又到了淮南地产西瓜开始上市的时节,如何解决瓜农进城卖瓜的问题?6月4日下午,记者跟随田区城管执法人员一行,感受他们如何为进城卖瓜的瓜农做好服务。

      下午3点半,一辆农用车“轰轰轰”地朝学院南路西瓜临时销售点开过来,田区城管行政执法局五中队副中队长柴化珑快速赶了过去,看见开车的瓜农面孔陌生,柴化珑说这是一位新瓜农。看看销售点附近卖瓜车已经停满,柴化珑就上前和瓜农解释了几句,拿起对讲机,柴化珑很快帮他联系好了学院北路的临时销售点,并把2012版“西瓜地图”送给了他。

      下午4点,在龙湖南路龙湖小区,田区城管行政执法局三中队队员李静指着小区门口的卖瓜车说:“居民买瓜方便了,瓜农卖瓜得到了实惠,市容环境也维持了。这些排列整齐四周干干净净的卖瓜车,难道不也是城市的一道风景线吗?”李静告诉记者,在没有“西瓜地图”之前,城管执法人员采用“堵”的方式对瓜农进行驱逐,瓜农出于生存的需要,与城管部门打起“游击”。“你进我退、你走我摆”,结果这样“摆”出来的卖瓜车和买瓜市民一起,往往既堵了人行道,又堵了机动车道,还污染了环境。现在在“西瓜地图”的便利引导下,瓜农们不用再“打游击”了,摊点随意摆放影响交通秩序、市容市貌的难题也避免了。变“堵”为“疏”,变管理为服务,便民利民,皆大欢喜。

      同时,李静还告诉记者,和去年的“西瓜地图”相比较,今年的“西瓜地图”还标明了公共厕所、非机动车修理点、机动车修理点、大型商场超市等便民服务设施,以备进城卖瓜的瓜农方便使用。不仅如此,田区城管行政执法局还试点在学院南路安理大门前、舜耕西路二中周边、洞山中路园林局东侧及人民南路老体育场周边门前,设置了4处服务点,为瓜农及市民提供饮水、问路、充气等服务。

      环卫工:“西瓜地图”让环境卫生“变脸”

      在记者的猜想中一直认为,卖西瓜的农用车旁边应该有点脏乱,甚至会散布着零零星星的西瓜皮。

      4日下午5点半,当记者来到淮舜南路的时候,看见这里的西瓜临时销售点挺多,且每个销售点附近总停留着几辆载着西瓜的农用车。但出乎意料的是,每辆农用车附近都非常干净。记者观察后发现,每当有市民前来买瓜且要求剖开时,瓜农就会拿出菜刀和砧板,切开给他看。“垃圾不落地,瓜果不下车”,瓜农陶继武告诉记者,“这是城管执法人员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我们一定会遵守的。”

      环卫工人倪士芹在这条路上已经工作几年了,“两年前,没有‘西瓜地图’时这里的卫生可不行。”倪士芹告诉记者,那时因为没有明确的管理制度,瓜农来卖瓜大都采用“游击战术”, 他们看到城管来了就抓紧离开,一天内往往都会换几个地方卖瓜,这样一来也就不太在意农用车旁边路面的卫生了。当有市民买瓜吃掉后,他们往往就把西瓜皮扔在路上。行人一不小心踩上去,就会摔一跤。“不下雨时还好一些,一下雨就简直没法走了。西瓜皮、瓜藤、草等都在水里飘着,很脏,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还会引来成群的苍蝇,给卫生打扫带来很大难度。”“现在好了,经营规范了,瓜农都有方便袋,即使有市民吃了西瓜也会把瓜皮扔进垃圾袋里”。

      “西瓜地图”共标注109个西瓜临时销售点

      6月5日上午,就我市市民热切关注的“西瓜地图”相关情况,记者采访了田家庵区城管行政执法局副大队长宫传宝。宫传宝告诉记者,“淮南市田家庵区2012年应季西瓜临时销售点示意图”被淮南市民形象地称为“西瓜地图”。继去年的“西瓜地图”收到良好效果之后,淮南市田家庵区城管行政执法局现在已经是第二年绘制“西瓜地图”了。进城卖瓜的瓜农们有这样的一张地图就可以知道去哪些街巷摆摊设点卖瓜,淮南市民有这样的一张地图也就明白该去什么地点买瓜。

      今年的“西瓜地图”一共标注了109个西瓜临时销售点,这些西瓜临时销售点,全都设在居民相对集中的路段、巷口、背街场地等,有的则直接设在小区大门口,这样既方便了瓜农卖瓜,又方便了市民买瓜。田家庵区城管行政执法人员在109个西瓜临时销售点附近墙壁上,都钉上了“淮南市田家庵区应季西瓜临时销售点”蓝色标牌,这块蓝色标牌上还标明了临时销售点的序列号、田家庵区城管服务热线电话以及临时销售点使用的起始日期等信息。今年6月1日起到10月31日,进城卖瓜的瓜农可以拿到一张“西瓜地图”,该地图同时还是一张由城管部门和交警部门联合开出的“瓜果运输绿色通行证”,田家庵区交警部门承诺,凡持有该“通行证”在田家庵区内运输、销售西瓜的车辆,一律畅行“瓜农绿色通道”。另外,田家庵区城管执法人员近期还将奔赴淮南周边县区,将“西瓜地图”直接送到瓜农手中。

       图:早上8点半,临时销售点生意红火。

 

 

记者 张昌涛 陆士宇 摄影报道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