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少儿图书馆“扩张”,更多孩子受益
“这下好了,不花钱就能看到这么多的好书!”谢家集区杨公镇中心幼儿园学生陈诗勤高兴地对她的妈妈说。手捧厚厚的一摞书,一张张稚气的脸孔洋溢着喜悦,这是记者跟随市少儿图书馆为偏远地区学校建立流通站时见到的情形。
5月29日,淮南市少儿图书馆分馆及流通站授牌仪式在谢家集区杨公镇中心幼儿园举行。记者跟随少儿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一行,分别实地探访了少儿图书馆杨公镇流通站和凤台分馆。
杨公镇流通站:读书让我感到快乐
一排排崭新整齐的书架,孩子们在安安静静地看书,图书管理老师还不时地给孩子们说着什么。这是记者5月29日在位于杨公镇中心幼儿园内的少儿图书馆杨公镇流通站看到的景象。
一个个天真、专注的眼神中,让记者感受到孩子们对图书的由衷喜爱。杨公镇中心幼儿园学生曹晨俊说:“我很爱看书,最爱看漫画书,因为读书可以让我感到快乐!”
看到一处书架上摆放着几排绘本,记者对这种“图画语言”顿生兴趣。杨公镇中心幼儿园园长陶静说:“绘本是最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形式,现在教育部门要求幼儿园用绘本教学。比如绘本《狼和小羊》这本图画书,文字很简单,‘狼进了小羊家……’。后面用一整版表现狼打开门进来,所有的小羊都很惊慌,有的藏在大钟里,有的藏在床下,有的藏在沙发后……这画面极大地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孩子们从图画中读出故事,对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想像力、创造力,还有情感发育等,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生们很热爱读书,特别是这些有‘营养’的好书,但是我们这些孩子地处农村,书的来源比较有限。市少儿图书馆雪中送炭,在我们幼儿园建立图书流通站后,已送来新书1000多册,而且都是孩子们最喜欢读的。学校也在少儿图书馆的指导下,对图书进行了分类与管理。”陶静这样告诉记者。
凤台分馆:书是我终身的好朋友
离开杨公镇流通站,记者随后又来到了位于凤台县图书馆内的少儿图书馆凤台分馆。随着牌匾上盖着的红色绸布揭开,淮南市少儿图书馆第一座分馆便诞生了。
走进百余平方的分馆阅览室,记者发现数十名孩子或坐在书桌前,或站在书架旁,正在“贪婪”地看书。花鼓灯艺术学校五年级学生彭悦说:“读书让我收获很多,我喜欢读科普类的书,它使我了解了地球的许多奥秘,知道了许多历史故事,认识了很多海洋生物。看到市少儿图书馆的叔叔阿姨们今天送来这么多新书,我好开心!我以后要读更多有意义的图书,和书成为终身的好朋友。”
凤台县图书馆副馆长刘福品告诉记者,“以前成人图书馆里的少儿书柜前很拥挤,现在好了,我们又有一百多平方专供孩子们读书的阅览室,以后孩子们读书再也不会拥挤了。而且,现在少儿图书馆凤台分馆里又增加了一万余册少儿读物,以后还将随时更新国内最新的少儿读物,孩子们可以‘大饱眼福’了!”
少儿图书馆:分馆及流通站建设没有休止符
5月29日上午,记者在淮南市少儿图书馆分馆及流通站授牌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推进公共文化延伸服务,发挥少儿图书馆文化资源优势,由淮南市文广新局主办、淮南市少儿图书馆承办的覆盖全市各县区及社区的分馆及流通站网点工程正式启动。且分馆及流通站坚持国家免费开放政策。
市少儿图书馆馆长陈文红告诉记者,目前淮南市已建成一个少儿图书馆分馆,即凤台分馆。5个少儿图书馆流通站,包括杨公镇流通站、山王镇流通站、洞山街道新村社区流通站、田集街道潘庄村流通站和上窑镇流通站。在今年年底前,少儿图书馆至少还将建立7个流通站,逐步突破空间局限,采取“总馆——分馆——流通站”的服务模式,将图书送到最渴望阅读,特别是偏远地区留守儿童的手中,是少儿图书馆延伸服务的目标和方向。
图为少儿图书馆杨公镇流通站的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看书。
(记者 张昌涛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