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艺术享誉环宇 传承创新独步天下
千里长淮岸边最美的花朵
淮南少儿艺术,这支绽放在千里长淮岸边最美的花朵,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已成为令淮南人民引以为豪的“文化品牌”和“城市名片”;更成为与黄梅戏、花鼓灯两大传统文化品牌齐名的安徽省又一株文艺奇葩,被业内专家誉为“淮南现象”,淮南也因此被赞誉为“中国少儿舞蹈艺术之乡”。
5月18日上午10时许,记者走进田家庵区第二幼儿园,从三楼的多功能厅里传出阵阵稚嫩而美妙的歌声,淮南市第一支幼儿合唱团——“花儿”合唱团的50名儿童正在练习歌曲《我爱我家》。二楼的舞蹈房里,20多名儿童正在排练舞蹈《我是你的朋友》……这些都是为了一年一度的淮南市少儿文化艺术节准备的。
“20多年前,我们幼儿园没有专职的舞蹈老师,没有专业的舞蹈房,舞蹈也只是课外活动,如今的这一切都得益于淮南少儿艺术发展带来的优越条件。”幼儿园副园长方堃感慨地说道。从1989年进入幼儿园工作,从一名普通教师成为一名专业的幼儿舞蹈编排人士,方堃既是淮南少儿艺术发展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见证者。
上世纪80年代初,淮南市的少儿舞蹈刚起步。1989年开始,田家庵区坚持每年举办少儿艺术节,在“六一”前后,将辖区的优秀节目汇集一堂。从此,学校开始重视少儿艺术、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艺术天赋、孩子开始喜爱舞蹈。上世纪90年代起,淮南市的少儿艺术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涌现出《向前冲》、《小兰花》、《我真棒》、《数高楼》等众多全国知名的少儿舞蹈作品,在“蒲公英奖”、“小荷风采奖”等国家赛事和国际艺术节上屡获大奖,并多次远赴美、法、日、新加坡等国家和港、澳地区参加演出,进行交流活动。
2004年10月,“中国首届少儿舞蹈艺术节”在淮南获得圆满成功;2007年11月,由中国文联、全国妇联、安徽省政府主办的“中国·淮南首届国际少儿艺术节”蜚声海内外。2011年7月,第三届“中国·淮南国际少儿艺术节”上,来自美国、加拿大、香港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0名中外少年儿童齐聚淮南,载歌载舞,分享欢乐。
少儿艺术发展带来的变化,方堃深有体会。“不仅是舞蹈设备等硬件得到提高,少儿艺术也从最初的舞蹈向合唱、音乐剧扩展,我们城市的艺术氛围也愈发浓厚……越来越多的市民在舞蹈之乡体会到舞蹈带来的快乐。”20年间,《我的小把戏》、《蓝天梦》……一大批少儿舞蹈广为流传、令人难忘,成为全国学习的标杆,问及原因,方堃略微思考说道:“创新!从一开始,我们淮南的少儿舞蹈无论从编排上,还是服饰、音乐上,都没有单纯地模仿,而是继承传统,敢于创新,独辟蹊径,从少儿的生活中发现舞蹈元素,加以创作。所以,我们的舞蹈创作才具有长盛不衰的生命力。”
田二幼、田五幼、淮师附小……一个个学校在少儿艺术节中崭露头角;更多从舞蹈队伍中走出来的孩子,走上了艺术之路,奥运开幕式上的“风筝女孩”朱巧妍就曾是田二幼舞蹈队的小朋友。在浓厚的舞蹈艺术氛围的熏陶中,像陈向阳一样的著名音乐家也陆续诞生……
现在,每年一度的淮南市少儿文化艺术节、每两年一度的国际少儿艺术节成为万众期待的盛事。淮南少儿艺术,这支曾经“才露尖尖角”的“小荷”,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与培育下,已经成为千里长淮岸边迎风怒放的最美花朵,成为一朵香飘四海的艺术之花,正书写着“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丽传奇。
(记者 廖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