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孵化”新企业 温暖农民工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绽放绚丽青春之花
“孵化”新企业 温暖农民工
【字体: 】 发布时间:2012/1/17 0:11:4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全市共有农民工创业园14家,其中9家已建成启用
    ●已入驻企业34家,带动1841人就业

      走访本市农民工创业园,记者听到了这样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一批在沿海企业打拼的农民工欣然回家,在家门口上了班。最欣慰的是,自己原先天天进出的沿海企业也来淮开厂子了。

      说起这家工厂,名叫淮南海盟服饰公司,总部设在江苏南通,在那儿打工的淮南人就有20余人。听说,有农民工相继向厂方建议,如果公司能到淮南开厂,他们就不要奔波那么远打工了。

      说来就来,海盟服饰来淮了,入驻于田家庵区曹庵农民工创业园,时间是2011年1月。现有员工180人左右。

      闪亮崛起的农民工创业园,魅力渐增。她,是近年来淮南市为返乡农民工和失地农民搭建的创业平台。首批园区在淮的历史,也只有3年。

      一个想创业,一个想就业,创业园恰恰给双方架起了一座桥。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农民工创业园14家,其中有9家已建成并启用;入驻企业34家,带动1841人就业。

      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我市共有7家省级农民工创业园,分布在田家庵区曹庵、八公山区、凤台县经济开发区、凤台县桂集镇、潘集区泥河镇、大通区、潘集区古沟。而位于大通区和潘集区古沟的两家,则是省厅2011年8月批准建设的第四批了。预计,将在今年2月建成。

      专为农民工量身定做的创业园,好就好在:具有“孵化”功能,严格审核入园企业,鼓励劳动密集型、节能环保型产业入驻,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高能耗、污染大和危害公共安全的项目坚决禁止入园;减免入园企业税收以及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免收物管费、卫生费等管理性费用,对于场地费、水电费实行先缴后补。

      全力呵护农民工的创业园,特就特在:对给予吸纳失业人员的企业和自主创业的个人,予以创业性补贴、小额担保贷款以及社保补贴等扶持政策。

      “孵化”新企业,温暖农民工。市人社局定期对辖区14个农民工创业园进行监督和检查,对建设进度、建园方式、建园规模、资金使用、政策落实等方面进行了督查,效果明显。

      据悉,各家农民工创业园成立了管理办公室。同时,兑现扶持政策,建立长效机制,重视项目调度,促使园区建设平稳进行。

      记者在市人社局获悉,到“十二五”末,我市农民工创业园争取达到20家,在原有省级农民工创业园的基础上,努力建设农民工创业园示范园区。

      返乡农民工,是园区的最大受益者。记者了解到,海盟服饰开了食堂,免费给员工提供餐饮,并在附近租房,安排居住稍远的员工晚上休息。

      创业就业两相宜。抬腿就到,就近就业,让园区拥有磁铁般的吸引力。譬如曹庵农民工创业园,基本上吸纳的是附近曹庵、三和、史院的农民。不止一位女工说:“来农民工创业园工作确实好,我们能照顾到家庭和孩子了!”

(记者 胡金陵)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