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社会新闻 > 支持公益,只需小小的力量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支持公益,只需小小的力量
【字体: 】 发布时间:2011/11/14 0:33:4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一个友善的眼神,一句礼貌的问候,都能给予在街头推介公益项目的大学生志愿者莫大的鼓励——支持公益,只需小小的力量

  “您好,我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大学生志愿者,现在我们在开展为西部贫寒地区小学生邮寄包裹活动,耽误您一分钟时间,我给您介绍一下 具体活动情况……”11月12日上午,一群身穿橘黄色爱心马夹的大学生志愿者站在洞山中路的人行道上,不停的向陌生的行人推介手中的公益项目。

  记者跟随这群志愿者进行了采访,并粗略统计了一下,平均下来一名志愿者至少要和30多个人搭讪,才会有一个人停下脚步听听他的介绍,更多的人是连一个礼貌的回应也没有,任凭他们热情的招呼在耳边响起,头也不回的漠然走开。安理大大学生志愿者陶澎说:我是一个志愿者小队的队长,我们小队今天有17个大学生在这条路上募捐,加上上个周末的募捐情况,我们一共为西部贫寒地区的小朋友募捐到20多个爱心包裹。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站在路上不好意思和陌生人搭话,但是想到那些贫困地区小朋友渴望的眼神,我们便鼓着勇气争取和每一个路过身边的人推介捐赠详情。

  这些志愿者告诉记者:最让他们感到畏惧、沮丧、难堪和痛苦的是,很多看上去并不焦急赶路的行人,遇到他们问好、自我介绍时,表现的就像遇到了骗子一样,看也不多看他们一眼,便加快步伐匆忙躲开了。募捐志愿者耿一赫说:在路上站一天对我们的体力和精神都是一种考验,行人多给我们一个友善的眼神、回应我们一句简短的礼貌问候,都是对我们莫大的鼓励,当然这只是我们的一个奢望,即使没有人搭理我们,我们还是要为西部地区贫寒的小朋友募捐爱心包裹。当天中午11点多钟,当记者离开的时候,这些募捐大学生志愿者依然站在马路边上,努力和每一个过路的行人搭话,希望他们停下脚步,听听自己的募捐介绍。

  图:大学生募捐志愿者在向路人介绍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公益项目。

(记者 苏国义 摄影报道)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