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社会新闻 > 别样百寿图 原是“青花”作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别样百寿图 原是“青花”作
【字体: 】 发布时间:2011/11/10 0:48:4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淮南小伙用100枚“寿字”青花瓷碗底拼成百寿图

      说起青花瓷,那可是咱民族的国粹,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现如今,明清时期青花瓷价格不菲,非一般家庭所能承受。“玩不了贵的咱玩便宜些的”,这不,淮南谢家集区孙庙乡农民黄健便想到了用青花瓷片拼成百寿图,别具一番韵味。

      黄健在孙庙街上有一处门面房做小生意,在这儿,黄健向记者展示了他用100枚带有“寿”字青花碗底瓷片组成的一个大大的繁体“寿”字图案。黄健介绍,这个繁体“寿”字图案用的可都是明代中后期嘉靖到崇祯时期的瓷片,每一片青花瓷上都有一个寿字,每个寿字的写法都不一样,为了收集这些“寿”字青花碗底,他花了有2年时间。

      黄健从小就对古玩感兴趣,他收集了一部分古瓷片,古时候的坛坛罐罐也收了几个。前年,一个朋友看到黄健有几片明朝带寿字的青花碗底,就对黄健说“你最好能收齐100个,那就是百‘寿’了。”自此,黄健就有了明确的目标。人家讲田里边有古瓷片,他就跑到田里边去捡,能够捡到的不会有多少,他便从古玩市场买些,从朋友手上转些,当然,更多的是跑到江西景德镇去淘的,那儿才是古青花瓷的原产地。

      玩古瓷最怕的是假货,为此,黄健加紧学习鉴别知识,不仅虚心请教,还专门买了些收藏品书刊看,在景德镇,黄健结识了一位搞陶瓷收藏的朋友,鉴别眼力迅速提高,黄健说,青花瓷鉴别是很专业的,要看它的青花花色,看它的造型,看它的文字书写。青花碗底“寿”字写法不一样,说明不是景德镇一个窑口出的,另外从字体也能分辨出它是什么时期的。

      为了集齐100枚“寿”字古瓷片,黄健时常出门,一出去就是好多天,回来就是一袋、半袋的瓷片背回家。收集了不少古瓷片,也集了好些“寿”字青花碗底,但都是散乱地堆放在一起,没什么条理。一次,黄健在市场上看到摆卖的贝壳画、麦秸画,他突然有了启发,“何不把这些古瓷片镶拼起来呢,既便于摆放,又形成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2008年的奥运会会徽给黄健留下了深刻印象,像一个人的“京”字中国印简洁大气,同时,“京”字又巧妙地演化为“文”字。黄健便用自己收藏的青花瓷片摆放出这个形状,并进行镶拼加工,最先完成了青花瓷组成的奥运会徽图案。

  之后,黄健便开始着手制作“百寿图”,“百寿图”画幅比“文”字奥运会徽大,还要用整整100枚“寿”字青花瓷,制作难度自然大些,但沉醉其中,黄健乐此不疲,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琢磨、反复试验,黄健终于把这个“百寿图”完成了。从收集瓷片到完成作品,黄健花了整整2年时间。

记者 张雪峰)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