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社会新闻 > 技能培训进农家 圆了创业致富梦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技能培训进农家 圆了创业致富梦
【字体: 】 发布时间:2011/10/19 0:27:1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在洛河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全镇四万余农民只要报名,就可以免费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学到一技之长,掌握信息,了解市场,进行创业。

      10月17日,又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沿着乡村小道,记者步行来到了淮南市洛河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在校园里,只见年轻人骑着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三三两两来到教学楼前,他们手持户口本、身份证,找到了这所学校负责文化技术培训的负责人,报名登记,免费参加技能培训班学习。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洛河镇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养殖、种植,富起来的年轻农民,都想掌握技术,有了一技之长,他们能更好地创业致富。于是,去年洛河镇党委、镇政府筹集资金50多万元,建立一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购买图书、教材、影像设备,聘请淮南市农委、市农科所、市畜牧局等单位的专家为授课老师。全镇9个村和8个社区共4.2万人,农民只要报名来学技能,学校大亮绿灯。为了营造教学氛围,这所学校美化亮化校园,各个教室都张贴着文化部门统一配备的名人读书名言条屏。许多农民进了培训班后,高兴地说:“坐在教室里,我又找到了做学生的感觉。”

      班级有了,教材也有了,如何让农民在技能培训班掌握一技之长,做好笔记以及起到“加油站”的作用呢?这所学校请来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和洛河中心小学资深老师,给村民们上好第一节课。

      技能培训班是村民学习知识,学习技能,掌握信息,了解市场,掌握一技之长,加快创业致富的“加油站”。全庄村养鸡农民宫淑芹,饲养多年品种鸡。如今,她报名参加了养殖培训。在培训期间,她将专家请到养鸡现场,让专家现场指导她如何养鸡和预防鸡生病。目前,她与专家建立了联系,一遇到养鸡的难题,马上向专家求教。她经常说:“技能培训,让我取了经,把学到知识用于自家品种鸡养殖。”去年开春参加养殖培训的她,今年饲养的鸡,让她收效更明显。

      谈到技能培训话题,从事食用菌种植的林巷村村民吴怀祥,高兴地说:“我与讲课的市农科所专家建立了联系,除了下地种食用菌和出售食用菌外,我隔三差五地找专家,解决自己遇到的难题,掌握信息。”如今,种植了5亩地9个大棚食用菌的吴怀祥,经常对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老师说:“技能培训助我创业走上致富路。”

      刘郑村40多岁种粮大户宫昌齐,参加种植培训班后,特别开心。在种植过程中,他一遇到难题,就翻老师讲课时自己记录的笔记本,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如今,宫昌齐用在培训班学到的知识,又在洛河湾开垦荒地20多亩,种植各种农作物。

      洛河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根据农民生产的实际情况,开设培训班,一旦农民报名有20人,马上开班,技能培训班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培训时间,一般为5-7天,农民一期学习不到位,还可以报名接着学第二期,直到掌握技能为止。据这所学校负责人介绍,从去年至今,免费培训班已开办20多期,3000多名农民接受了技能培训,400多人取得了就业上岗的证书。

      10月17日上午,记者在这所学校看到,20多位村民正在找工作人员报名,准备学习一技之长。这些人当中有的要学习电工、焊工,有的要学习养殖、种植,还有的要学习服装裁剪、厨师,刚刚将蔬菜批发完、前来报名学习养殖技能的郑士矿,面带笑容地对记者说:“我已经参加过种植培训,成了村里种菜大户,如今,我还想参加养殖培训,多向老师‘取经’,有利自己创业发展。”

(记者 朱其好)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