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社会新闻 > 凝聚温情 传递爱心 收获成长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凝聚温情 传递爱心 收获成长
【字体: 】 发布时间:2011/10/12 23:55:0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755名学子捐赠1751件军训服装、400多双鞋子,这些捐赠物将搭上专车,送到最需要者的手里
凝聚温情 传递爱心 收获成长

     “感谢同学们的爱心,希望大家继续保持对慈善事业的支持。”10月9日,淮南市红十字会负责人接过淮南师范学院755名学子捐赠的1751件军训服装、400多双鞋子。这些捐赠物累积起来足足占满了半个寝室,未来它们将搭上专车,送到最需要者的手里。

      捐献踊跃 7天收集1700多件衣物

      10月9日,记者在淮南师范学院东校区的一间男生寝室内看到,室内的所有床位和半个房间的空地上全部堆满了一大包一大包的迷彩服。

      该校生命科学系的大学生党员曹利芳告诉记者:“新学期开学后,我们大学生党员聚在一起开过一次会,大家觉得大一新生军训结束后,穿过的迷彩服装还是新的,丢弃或者放着都怪可惜的,便决定发出倡议,让大一新生和留有军训服装的老生们一道捐出它们,赠送给那些最需要的人的手里。”于是,9月份大一新生一报到,曹利芳便与该校数学系、体育系、化工系、物电系的大学生党员联系组织了一个临时募捐志愿者工作队,开始一个寝室一个寝室地宣传动员,9月23日,淮南师范学院新生军训一结束,到10月1日,短短7天时间里,1700多件爱心迷彩服便汇总到了一起。

      回忆起募捐的过程,大学生志愿者章锦涛、魏军伟说:“那几天,每天中午我们都站在食堂门口做宣传,太阳把大家晒得脸上都冒油。为了争取有更好的宣传效果,傍晚6点多开始到晚上10点多结束,我们所有的志愿者都上楼挨个寝室做动员,平均下来每个人每晚至少要进出一百多个寝室,那几天走路大家腿都打软,但是看着越积越多的衣服,每个人的心里都乐得像朵花。”

      每件衣服 都飘着淡淡的清香

     “闻闻香不香?”10月9日,捐赠现场,一名大学生随手拿出一件迷彩服递到记者的手中,让记者闻闻衣服上的味儿,竟然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志愿者谢俊杰翻开几件折叠齐整的迷彩服告诉记者:所有捐赠过来的衣服,只要穿过的,都在捐赠前仔仔细细地洗了一遍。

      “方志艳清洗25件、闫柳清洗10件、马丽清洗12件、金荣清洗8件……”记者在曹利芳的手中看到几张长长的记事单,这些记事单中记载了十几名负责义务清洗受捐衣服的女大学生的名字,曹利芳说:“募捐过程中,我们要求每一件衣服都必须是干净整洁的,衣服上哪怕只要有一点异味,志愿者都会带回去重新清洗。”

      当天记者随手打开几个装着受捐衣服的包裹,发现里面的每一件衣服都叠得整整齐齐,有些衣服上面甚至还包上了一个薄膜套袋,看上去像从未穿过的一样。捐出自己军训服装的大一新生方漂萍告诉记者:“大学军训对于我们来说有可能是最后一次军训了,我们女生都喜欢收集一些具有纪念意义东西,这些服装就是我们最想保留的,但是,当我们寝室的同学得知募捐的消息后,大家最终还是决定把它们捐献出去,希望能够帮助他人。”

      图一:学子们捐出的服装和鞋子堆满了桌面。
      图二:
学子们正在整理募捐来的衣物

(记者 苏国义 摄影报道)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