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财经新闻 > “十一”黄金周商家赚得盆满钵盈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十一”黄金周商家赚得盆满钵盈
【字体: 】 发布时间:2011/10/7 23:40:38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7天共实现销售额10812.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2%

      7天长假,让不少市民购物热情高涨,我市各主要商业街区熙熙攘攘,各大零售商场、超市人头攒动。据淮南市商务局对全市20家重点商贸流通企业监测数据显示,7天共实现销售额10812.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2%,这也是近年来增幅最高的一年。

      菜篮子商品供应足 销售大幅增长

      据商务部门提供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全市商贸流通企业节日期间安排投放市场的商品货源总值超过23亿元,总量比上年同期增加25%。其中,生活必需品:大米5000吨、面粉7000吨、猪肉3000吨、牛羊肉2000吨、食盐3000吨、食糖1000吨、蔬菜6000吨、水果2600吨、水产品800吨、鸡蛋1600吨、禽类1650吨;生活必需品在库货源能够确保7天以上销售量。日用品类商品货值10亿元,包括服装类、鞋帽类、家电类、汽柴油燃料类等;其他类商品货值4亿元。大中型商场和超市内货源充足,蔬菜、水果、粮油、肉制品、干杂货等各种商品一应俱全。主要生活必需品市场货源供应充足,价稳量足。

      “年年‘十一’黄金周都是消费购物周,今年也不例外,根据我们对全市20家重点商贸流通企业销售数据统计显示,整个黄金周期间,上述20家企业共实现销售额10812.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2%;其中3家超市实现销售额2351万元,同比增长10.3%;11家综合性零售企业实现销售额8040.2万元,同比增长24.1%;6家餐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21万元,同比增长10.1%。”市商务部门有关负责人笑着告诉记者,今年“十一”黄金周,全市市场呈现购销两旺,销售同比增幅远远超过去年同期。

      消费档次提升 消费品市场亮点突出

      高端彩电、冰箱和洗衣机成为今年“十一”黄金周选购热点,3G手机更是成为时尚消费。全市家电数码市场呈现出人气十足购销两旺的态势,各类家电单品折扣、套餐活动、团购、买就送等促销活动层出不穷,高清平板电视、环保节能冰箱、3G智能手机、高清数码和电脑类产品在黄金周期间人气火爆,各类电器销售增幅明显。

      服装、黄金首饰等在“十一”黄金周期间销售额大幅增加,消费档次也是不断提高。节日期间,大中型商场服装专柜纷纷推出各种式样新颖的秋冬季服装,羊毛衫、西服、休闲装等服饰普遍受到人们的欢迎,华联商厦、淮南百大商厦、商之都等商场服装销售增幅均在20%以上。各商场珠宝市场热闹异常,也纷纷推出节日购物优惠“套餐”。

     “十一”黄金周历来是婚庆市场的销售旺盛,今年也不例外。今年国庆期间结婚人数大量增加,推动了婚礼酒宴、床上用品、服装鞋帽、厨卫家电、婚纱摄影、婚庆礼仪等消费。

      政策效应引爆家电市场 餐饮消费火爆异常

      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是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惠民利民的重要举措。我市自2010年6月份实施家电以旧换新以来,广大消费者积极响应,家电回收,销售两旺,引爆家电消费市场。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市商务局积极组织协调家电销售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促销让利活动,尽最大可能方便消费者,把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十一”期间共销售各类家电8000台,销售金额达2500万元。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节日期间进饭店、入酒店已成为众多市民的一种时尚选择。今年的“十一”黄金周期间,各类星级酒店、中等规模以上的酒家及各类特色酒店餐餐爆满,婚庆喜宴、家宴,团圆宴等预定火爆。同时,餐饮企业还推出不同档次、不同品味的餐饮品种和经济实惠的家宴,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市民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有力地拉动了节日期间的餐饮消费。据对新锦江、子元家、金满楼等6家重点餐饮企业统计,节日7天实现营业收入421万元,同比增长10.1%。

(记者 孙鸿)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