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社会新闻 > 太平村再现日军侵华遗迹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太平村再现日军侵华遗迹
【字体: 】 发布时间:2011/8/5 0:00:4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在侵华日军签署无条件投降书66周年到来之际,家住淮南市田家庵区港口村一位年过八旬的张鸿恩老先生,给早报打来热线电话,反映田家庵区太平村有一处当年日军掠夺淮南煤炭资源时留下的建筑物,此建筑物为当时日军宿舍一面墙。

  8月3日上午,记者冒雨赶到了太平村,见到了这处日军侵华时留下的遗物。此建筑物为一面山墙,高约4米,宽约6米,青砖结构。此处建筑物被夹在居民区两处房屋中间,虽然年久失修,但不破旧。

  据86岁张鸿恩老人回忆,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进入淮南。当时,日军端着带刺刀的枪,逼着当地居民按照他们设计的图纸,在此处修建日军宿舍,前后两排房屋,共12间,同时还建有围墙、大门和岗亭,供日军休息使用。当时,他的表兄也参与修建,常常因施工慢遭日军枪托砸。劳工们在日军刺刀逼迫下,花了五六个月时间才将宿舍修建好。上世纪60年代,政府将日军宿舍分给了居民居住。15年前,这两排房屋成了危房,居民们搬出此处住房。1999年6月份,前排房屋突然倒塌,2001年秋天的一天,后排房屋突着大火,随后也倒塌,只剩一面南山墙。前排房屋和后排房屋倒塌后,一些居民在此处建造房屋居住。

  家住港口村、年过八旬的蒋华祥老人仍然清楚地记得,当年他与哥哥都在日军刺刀逼迫下参加了此处建筑的修建。他对记者说:当时,日军动不动就用枪托砸我们。

  在采访中,在附近居住的众多居民呼吁: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淮南掠夺了大量煤炭资源,日军宿舍的历史遗迹,以实物形态真实地记录了他们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有关部门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对此处遗物进行合理保护,不要让这些侵华铁证在岁月中消逝。

  记者随后走访了淮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据这家中心有关人士介绍,他们也接到太平村居民打来的电话,也曾赶到现场核实过此处建筑物。从他们核实和掌握的情况看,确定此处的这面山墙为日军侵略淮南时留下的遗物,此遗物是当时日军宿舍后排房屋的南山墙。当地有关部门应该采取有效可行的措施,进行合理保护。

  图为这面南山墙隐藏在老居民区里。

(记者 朱其好 实习生 李淑芸 潘越飞 汪明月 王玉姬 摄影报道)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