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上涨,生活成本提高,让许多市民抱怨手中的钱突然变得“不经花”了。在这种环境下,如何消费才省钱成为近期老百姓最关心的事。8月3日,记者采访了几位生活中的“省钱达人”,看他们是如何在“涨”声一片中,开动脑筋,精打细算,来缓解消费压力的。
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
辣椒、韭菜、大葱、西红柿、葡萄……如果没有亲眼看过尹大妈家的“果菜园”,你很难想象一个小小的阳台能发挥如此大作用,竟然能种植那么多种不同种类的果蔬。家住居仁村的尹大妈却有这个能耐,将自家阳台打造成了名符其实的小农庄,还为其取名叫“果菜园”。正是靠着这小小的“果菜园”,尹大妈和家人在第一时间吃上了最新鲜、最便宜的自种菜,吃不完的,则做成干菜储存,这样,每个月还可以再省一笔钱。“现在时令蔬菜上市,最便宜的也要块把钱一斤,我们自己种菜省钱又环保。虽然每月省的不多,但是时间长了,也是一笔可观的数目。”说到这里,尹大妈开心的笑了。
自种菜解决了买菜问题。自做菜,则解决了餐费涨价问题。“现在餐厅菜价可谓是步步高升,前不久我去餐厅吃饭,点了份餐后甜点拔丝香蕉,结果菜一上来发现就8个香蕉片,一盘菜却收了我16块钱,真是又贵又不实惠,不如自己动手做。”在市民政部门工作的金先生告诉记者,因为家离单位较远,他以前都是在附近餐馆里解决午餐问题的,现在随着物价的上涨,餐厅的菜价也是水涨船高,为了省钱他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习惯,重新回归厨房,在家里烧好饭后,带着便当去单位吃,这样每个月他能省下来50元左右的餐费,还不用担心吃到“地沟油”或者各种食品添加剂。
货比三家 做省钱有心人
要想省钱,货比三家是硬道理。家住团结巷的刘女士,每周都要花费一个多小时,去仔细阅读几家超市送到家中的商品宣传册,上面有着几家超市各种商品的价格信息,只要家中有需求的商品,刘女士都会十分细心地在纸上把各个超市的商品报价记下了,在家里先货比三家后,再去超市购买。
“现在各个超市都开通了自己的购物专车,所以说距离不是问题,省钱才是最重要的。”刘女士说,自己的省钱招数其实挺简单的,只要把自己变成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就可以了。比如说每家超市每天都推出几种特价商品,有些商品到了一定的时候会降价清仓,一些食品每天到了晚上8点的时候,会出现打折行情等,这些小细节只要把握住了,就能省下不小的一笔开支。此外,刘女士还透露了一个小窍门,那就是在超市购买商品前,最好办理各个超市的会员卡,因为会员购买商品经常有优惠,又能定期参加积分回馈、抽奖等活动,十分划算。
组团购物 已成潮流
物价的持续上涨,让团购这一特殊购物形式发展迅猛,小到三五好友组成亲友团式的团购队,大到几十乃至百人的团购队伍,比比皆是;购买的商品也越来越丰富,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所涉及的所有商品。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的张鹏先生是一位有着多次团购经验的老“团友”了,这两天,他刚刚和同事组团购买一家餐厅的就餐券,原价每人95元,团购价39元,他和同事打算周末一起去消费。
张先生告诉记者,他和同事从今年5月份起组织了一个亲友团式的团购队,最初只是因为好玩,因为大家都是年轻人,兴趣相同,一起出去游玩、购物都有优惠,也很方便。后来随着物价的持续上涨,轩购的性质发生变化,大家把自己和家人的需求变成了团购的目标,团购频率也变得越来越密集,几乎每周都有一两单。“从给父母买按摩椅,到给孩子买婴儿床,给妻子买时尚服装,各地的特色食品等等,只要家里缺什么,我们就联合起来一起购买。”张先生笑着说,既能节省生活成本,又能尝试一些好玩、新鲜的生活方式,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记者 孙鸿 实习生 张为为 许婷 章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