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社会新闻 > “七夕”比拼“情人节”路有多远?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七夕”比拼“情人节”路有多远?
【字体: 】 发布时间:2011/8/3 23:55:4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专家建议重建传统文化,其手段一定要现代、新潮

      每当说起情人节,很多人都会想到2月14日,而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七夕,只是在近两年才渐渐受宠。在今年七夕节即将到来之际,记者不禁感慨,那“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的美丽故事有没有带给人们一些感动,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给每一个人的影响又有多少?在七夕即将到来之际,咱们就来说道说道这“中国情人节”。

      七夕PK Valentine’s day 暂落下风

      “七夕不够热闹啊,还是情人节比较热闹,而且2月14号比较好记,农历每年都在变化,谁知道七月初七是哪一天啊。”一名在外地上学的大学生这样告诉记者。

      有这种想法的年轻人不在少数,虽然从目前来看,七夕节已经渐渐开始变热,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的确不如情人节那般火,且有不少年轻人对此不屑一顾。

      “七夕大都在暑假期间,很多大学生已经放假回家了,这就使得一批年轻的客户源大大地减少,而且现在的年轻人大都只记得阳历,却很少记得农历,如果七夕期间不做宣传活动的话,有些人根本不知道哪天才是七夕节”。一位礼品店的老板表示。由此可见,面对中国七夕节与国外情人节的竞争局面,中国七夕节还要走一段路。

      一位学习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卢杨告诉记者,很多人愿意过外国的节日胜过中国的节日,都是因为觉得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够浪漫,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了解传统文化里所蕴含的深刻意义,比如乞巧节的来历,牛郎织女的故事,并不是人人都能完整地说出来的。如果真正了解了故事的前因后果,就应该知道那些故事有多么动人,它们的浪漫程度绝不会亚于那些国外的节日。”小卢同时表示,在很多人心中,圣诞节比春节要热闹,中秋节和端午节不愿意和家人团聚,却开始兴起感恩节,这种现象是非常不正常的,“为什么很多人都知道圣诞老人的故事,却不知道鞭炮和春节的来历?”这是认识上的误区。
而高中语文教师小赵则忧心忡忡地说道,七夕节最近两年才开始受宠,并且受捧程度远远不敌外国情人节。“我们的父母对于七夕节非常有感情,《牛郎织女》也是看了一遍又一遍,而如今的孩子们对于古典文化和传统文化却有些抵触,更倾向于接受外国所谓的开放气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多留心多重视。”

      七夕应有别样的浪漫

      从记者掌握的信息来看,今年年轻人过七夕,显得很热闹。8月2日,记者在商贸文化广场走访了一些咖啡厅和快餐店,“已经有人开始预订座位了,这是我们没想到的。”一家咖啡厅的老板表示,一位前来预订座位的小伙子告诉记者,他和女朋友谈恋爱几年了,每年七夕都会出来吃饭,但是去年七夕却等了两个小时才吃上饭,“不知道去年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情侣,所有的饭店都订不上,很多餐厅还专门设置了等候区,排队都排到40多号。”因此,今年小伙子留个心眼,提前来订座位了。当然还有鲜花,8月3日上午,记者走上街头,了解一些花店的售花情况。洞山路附近的一家鲜花店老板告诉记者,近两年的七夕节,售花情况比前几年好很多,“两三年前,到七月初七时根本不会有人买花的,玫瑰花的价格与平时一样,两三块钱一支。但是从去年开始价格猛涨,基本都会卖到五块钱一支,卖的也不错。”老板笑着告诉记者,“但是跟2月14号情人节比,形势还是稍差一些,所以很多花店现在也在搞一些宣传活动:贴海报啊,挂横幅啊,希望营造一个好的七夕氛围。”许多年轻人还利用新的传播方式表达爱意,在浏览网页时记者发现,不少淮南的网民在各自的微博里相互转发微博,编写微博七夕祝福语,有的网站的微博还开设了七夕谜语竞猜活动、抽奖环节等增强了网民们的互动性,一时间网络上充满了七夕的浪漫气氛,提前为今年的七夕造了势。
凡此种种,与过外国情人节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也有不同的,市民小陈对记者说,七夕那天,他不准备买花,或者陪女朋友吃饭,如果天不下雨,他会选择在当天与女友在当天晚上出来散步,他会把早已准备好的有关七夕的诗词背给女朋友听。一个更有别样的浪漫七夕!

      专家:优秀文化传统能恢复

      为什么中国的七夕一直不能和外国情人节一样受人追捧呢?怎样才能让年轻人更加了解传统节日与文化呢?8月2日下午,记者特别采访了安徽省《淮南子》研究会副会长、淮南市文联专业作家金妤,听她深入分析当今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金妤告诉记者,每一朝代人的思想观念还是不同的,我们今天对传统文化的看法与几百年前的人的看法肯定有所不同,“比如,对七夕节,今天的女孩子基本上都是社会人,她们不再像过去的女子那样要会女红,所以,七夕节里乞巧的事情肯定不会做了。对婚姻爱情,当代人的追求更为现实,不太会赞同“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思想。”所以,传统文化的重建要有时代基础,要用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能只是因循,不能只是怀旧。

      金妤最后特别说道,媒体在传统文化的重建工作中起着引领和宣传的重要作用,只要用心恢复,中国人永远都是中国人,血脉和基因是不能改变的,中国的传统文化是能够恢复的。但是,不能只有责任意识而缺乏创新手段,其实,整个社会都有这种意识了,但手段单一,更多的是说教。中国传统文化说教的味道比较浓,这也可能是不能吸引年轻人的一个原因。现在,科技发达,资讯手段太多,对崇尚时尚的年轻人来说,要重建传统文化,其手段一定要现代、新潮。“七夕节里可以策划一些时尚的大型活动,来吸引年轻人,但绝不仅仅是相亲活动。现在的一些新媒体比较受年轻人的青睐,比如微博,那么,就可以在微博上发起一些活动,让年轻人非常乐意地主动参与进去,这样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又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记者 付莉荣 陆士宇 实习生 余成)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