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护送孩子们上下学,晚上在村里巡逻

淮南市渔业社渔民新村,是一个团结友爱的村庄,村内共有200多户居民,因为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作业,为了保障村里的安全,15年前,村民王顺广、王永新、刘飞、刘其荣等8位老人组成了一个义务治安巡逻队,白天护送孩子的上下学,晚上在村里轮班巡逻。
帮助村民渡难关
据村民段叙兰回忆:今年5月份的一天,她的孙子从外地打工回来,因为旅途劳累,回到家很快就进入了梦乡。刚巧家里停电了,她怕孙子睡醒起来在黑暗中撞伤了,便在孙子的床头点了根蜡烛。老人为了不打扰孩子休息就出去了,后来竟忘了房里还点着蜡烛。谁想孩子睡得太沉,不知怎的,烛火引燃了旁边的书,连带桌子也着了起来。碰巧村长王顺广带着巡逻队巡逻到她家附近,发现了险情并及时救出孩子,这时,两间屋子被烧得面目全非了。事后,巡逻队的老人又向淮南市渔业社反映了这个情况,渔业社向段老太太资助了500元,老人们还发动村民捐款,凑了2000多元,帮助老太太渡过了难关。段老太太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当她特地去道谢的时候,巡逻队员王顺广跟她说:“谢什么啊,我们都是一家人。”
救助负气离家老人、小孩
“村里来个陌生人,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在村里生活了一辈子,谁家几口人,长啥样都在我心里呢。”巡逻队的老人王顺广告诉记者,“无论是不是我们村里的,只要我们能帮上忙,有困难我们就帮。”
那是2010年的10月份的一天,一位70多岁的老人罗新汉,因为与儿子发生一些口角之争,想想这辈子一心就为了儿子着想,儿子却不领情,很是伤心难过。一气之下,冲出门去。老人沿着马路漫无目的地走着,不知不觉中来到了渔民新村。这时已经九点多了,饥饿难耐加上行走时间过长,罗老汉再也走不动了。看见路边有一个台阶,就躺上去休息,很快他就睡着了。渔民新村巡逻队的老人们正常巡逻至此,发现了这位老人。看见这位陌生的老人,在湿寒的夜里瑟瑟发抖地睡在地上,很是担心。他们把老人喊醒,向其询问事情的原委。了解情况后,王顺广把老人带回家中,送上可口饭菜。饭后王顺广做起了老人的思想工作,罗老汉最终在他的劝说下释怀了,同意打个电话给儿子报平安。第二天一大早,王顺广就把老人送回了家。
2011年6月的某天,家住龙园村的小宝因嫌母亲老是 嗦自己的成绩,一时负气离家出走。出门后随便坐了辆公交车,坐到终点站后就漫不经心地行走在马路上。天渐渐黑了,小宝走到了一个村口。因为一直心不在焉,小宝自己也不记得来时的路了。现在真的找不到家了,小宝想着竟哭了起来。这时,渔民新村巡逻队员王永新,刚从镇上回来。见此情景,老人把小宝带回了家,四处打听有人家丢小孩没有,并联系其家人。第二天下午,巡逻队员护送小宝安全地回了家。
自发捐款修建家园
渔民新村,是巡逻队老人们住了一辈子的地方,维护这里的美丽和舒适,是村民的幸福,也是他们努力的方向。
村里的下水道经常会被残枝碎叶烂泥堵塞,很多段下水道因为年久失修已经不通了,窨井盖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和被盗的情况。一到下雨天,不仅路上积水不退,下水道还往外冒水,没盖的窨井也是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这群义务巡逻的老人们,发动群众集资了3万元,来维修下水道,并且添置一些窨井盖之类的公共用品。
村里那条长达500多米的主路,由于年久失修,路况很不乐观。“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惨状”使得村民们怨声载道。巡逻队的老人们自发捐款,前后两次集资了33000多元,组织村民修了一条石子路。“虽然只是一条石子路,但路面比以前好了很多,只要村民过的越来越好,日子过的越来越舒心,我们就开心了!”巡逻队员王顺广对记者说道。
为了孩子保驾护航上下学
渔民新村的学龄儿童有180多名,这些孩子每天上下学的时候,都会来回四遍穿过206国道十八中段。可是这个路口只有一条斑马线,并没有安置红绿灯。因为国道上的车辆行驶速度都很快,孩子们上下学的安全成了村民们心中的一个疙瘩。
村民李顶武的女儿妞妞就遇上了一起交通事故。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巡逻队的老人们自觉担负起护送孩子上下学这个重任。
现在,在义务巡逻队老人们的努力下,渔民新村的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一提到巡逻队的老人,村民们的脸上就会挂满笑容:“他们真是善良勇敢,老当益壮啊。”
图为几位老人正在清理路障。
(记者 朱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