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民生新闻 > 垃圾转运站 升级打响“环保牌”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垃圾转运站 升级打响“环保牌”
【字体: 】 发布时间:2011/7/19 6:56:5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全市共改建垃圾转运站23座,新建10座,预计8月底全部投入使用

      “现在的垃圾转运站真不错!高效、卫生、环保。”近一段时间,记者经常听到市民发出这样的赞叹声。带着市民的欣喜之心,记者日前通过实地探访,为大家带来我市有关垃圾转运站的最新资讯。

      改建后的垃圾转运站高效卫生环保

      7月14日7时30分,学院南路龙王沟垃圾转运站一片忙碌景象。只见一推车垃圾被送进转运站大门后,立刻被倾倒入垃圾压缩机的收集槽里。工作人员崔怀秀熟练地操作着压缩机按钮,伴随轻微的机器声,压缩机通过强力挤压,西瓜皮、生活废品等富含水分或杂乱无序的垃圾很快被压缩成块。崔怀秀告诉记者,这些被压缩的垃圾块,绝大部分的水分和垃圾分离了,压缩后进入压缩箱的8余吨垃圾,相当于散装的约20立方米垃圾。同时,压缩中被分离的脏水流入沉污井,环卫工人再按照相关卫生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

      听着崔怀秀的介绍,记者环顾龙王沟垃圾转运站,只见转运站外墙粉刷一新,内墙也贴上了洁白的瓷砖,且站内还配备了喷雾消毒和喷水除尘等器具。“以前没有改建时,这里有些脏乱,工作难度大。现在好了,改建后用上了现代化设备,干活轻松了,也卫生环保了。”正交谈中,记者看见开来了一辆密封式垃圾转运车,转眼间,承载8余吨垃圾块的压缩箱就这样“干干净净”地被运走了。

      新建的垃圾转运站解决村民大难题

      7月13日10时许,记者来到了位于大通区的朝阳社区垃圾转运站。靠近它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栋两层楼大小正在施工的建筑,百余平方米的施工现场热闹不已。走进垃圾转运站,只见六名工人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切割机“嗡嗡嗡”地不停运作,不一会儿,大小、形状适中的瓷砖就被切割出来了。几位工人师傅接过传递而来的瓷砖,全神贯注地在墙壁上贴着。

      负责该处工程建筑的项目负责人胡传金告诉记者,这座垃圾转运站是五月下旬动工的,现在已经完成了90%以上的工程,墙壁上的瓷砖也贴得差不多了,马上就做地坪,估计还有半个月就可以完工。看见记者来此采访,附近居民胡浩昌也走过来与记者攀谈起来,他动情地告诉记者:“建这座垃圾转运站太好了!你看,这地方原为臭水沟,由于村民们都在这里倾倒垃圾,平时气味特别难闻,到了夏天,蚊虫又多,这里真是臭气熏天。”顺着胡浩昌的手势,记者看到就在离新建垃圾转运站百余米处,倾倒着各种生活垃圾。“现在新建了垃圾转运站,听说要使用的都是现代化垃圾转运设备,还有专人负责,我们不用再为没地方倒垃圾而发愁了。”说到这里,胡浩昌乐呵呵地笑了起来。

      改建、新建后的垃圾站彻底解决老难题

      7月14日,记者从市环卫处了解到,我市原有47座垃圾转运站,此次参与改建的有23座,另外新建10座。改建、新建后的垃圾转运站与老垃圾转运站相比,彻底解决了一辆垃圾车只能运载2余吨垃圾,运输效率低;由于垃圾散装入车,路面抛洒严重;垃圾运输过程中,垃圾渗沥液沿路洒漏污染环境;垃圾转运过程中噪音大、灰尘多等这样几个难题。该负责人还告诉记者,23座改建的垃圾转运站已有17座投入使用,剩下的6座预计7月底投入使用。10座新建的垃圾转运站正在加班加点,预计8月底投入使用。 

     图:改建后的垃圾转运站设备先进

(记者 张昌涛 实习生 周文婷 摄影报道)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