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这里成立淮南地区早期党支部——中共凤台特别支部;2011年,这里即将成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白塘庙革命纪念园重放光彩
在凤台县桂集镇的白塘庙村,有一处白塘庙革命活动纪念园,淮南地区早期党支部的中共凤台特别支部就是1928年在这里建立起来的。记者从凤台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获悉,该纪念园已获批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即将授牌。
七一前夕,记者随凤台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老同志探访了这里。白塘庙革命活动纪念园占地近两亩,园内耸立着一座高14米的纪念碑,上面镌刻着中国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周克玉上将亲笔题写的碑文——“凤台县白塘庙革命活动纪念碑”13个大字,纪念碑背面则是白塘庙革命活动简介。
纪念碑的东侧,便是100余平方米的白塘庙革命活动史料陈列馆,它们记载着那段荡气回肠的历史。白塘庙是早年革命活动频繁,具有光荣传统的地方。1928年2月,当时的白塘小学内,以教师教学为掩护的共产党人,建立了中共凤台特别支部,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在白塘庙这片热土上,中共凤台特支宣传新文化、新思路,传播马列主义,秘密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发动人民开展革命活动,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英勇顽强的斗争。1930年,这里举行了淮南地区第一次革命暴动——白塘庙农民起义。1946年中共涡淮工委设在白塘庙,进行秘密工作;1947年中共凤台县委、县政府成立,立即组建了白塘区委、区政府及白塘区队,并很快建立了乡村政权,打击反动势力,支援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为凤台和全国解放做了应有贡献。
在白塘庙革命活动纪念园,不能不提及以吴云为首的吴家兄弟五人,吴氏家族成员曾经为革命做出过巨大贡献。现为白塘庙革命活动史料陈列馆的即是吴氏故居,目前正由吴云的侄儿吴方坤照看。凤台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郭学亮告诉记者,早在1923年,吴云在上海大学读书期间,就在瞿秋白介绍下,与弟弟吴震、吴庭一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4年,兄弟三人受组织派遣回到家乡从事党的工作。是凤台特别支部创建者之一,另外吴云还曾担任过当时中共凤台县委书记一职。
当时吴家家道十分殷实,很多时候党员开会都安排在他们家,每次开展活动资金上有困难,吴家也会慷慨解囊。尤其是凤台特支在准备白塘庙起义之际,吴家人在经济上更是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为购买举行暴动的枪支,吴家还变卖家产筹集了一部分资金。
光阴荏苒,为了铭记革命历史,弘扬革命精神,教育后人,凤台县委、县政府采纳市、县新四军研究会建议,在2009年10月启动白塘庙革命活动纪念园工程建设,于2010年9月建成。纪念园被凤台县委、县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团市委授予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牌匾。凤台县白塘庙革命活动纪念园,正成为人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记者 张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