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结算零时限 救助走上快车道
淮南困难群众乐享“一站式”医疗救助
原有的医疗救助过程比较繁琐,救助周期较长,给救助对象带来了诸多不便,部分困难群众因无力垫付医疗费而放弃治疗,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救助效果。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模式建立后,困难群众可直接到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出院结算时只需支付个人自付部分,实现了医疗费用结算的零时限,医疗救助从此走上了“快车道”。
6月29日,家住淮南市大通区九龙岗镇的农村五保人员王宗叶病愈出院办理结算手续,他就诊的九龙岗卫生院是淮南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医院。提供了相关证件后,医院现场为他垫付了医疗救助款项,他也是我市首位享受“一站式”医疗救助的困难群众。据医院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67岁的王宗叶此次住院医疗费用一共是588.16元,其中新农合报销492.3元,民政部门医疗救助95.9元(《淮南市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实施办法》规定,农村五保对象住院治疗,在获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补偿后,剩余部分全部由医疗救助资金承担)。王大爷是农村五保对象,根据“一站式”即时结算协议,医院垫付了王大爷的医疗救助金,老人没掏一分钱就出了院。
为提高救助效率,体现医疗救助救急、救难、简便快捷的特点,方便困难群众及时就医。从今年年初开始,我市启动了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工作,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实施方案。市、区(县)民政部门通过调查、测算,合理确定了补偿比例和救助标准,同时对全市困难群众进行数据采集、录入,搭建起了困难群众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工作平台。6月初,市民政局会同财政、卫生、人社等部门联合下发了《淮南市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实施办法》,在全市范围内积极推进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具体操作办法是,救助对象医疗结束出院时只需支付个人自付费用,在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的同时,医疗救助费用由定点医院垫付,定点医疗机构定期与民政、财政部门结算垫付的医疗救助资金。
市民政局有关部门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的开通运行,减少了困难群众在医疗救助方面的事后申请、审核、审批程序,救助对象在出院结算时只需出示低保证、五保证等相关证件,就可获得医疗救助,真正简化了救助程序,方便了困难群众。
(记者 孙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