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社会新闻 > 退休老人组团唱红歌颂党恩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退休老人组团唱红歌颂党恩
【字体: 】 发布时间:2011/6/27 0:29:2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老有所乐 老有所为
退休老人组团唱红歌颂党恩

      平日下午时间里,风景怡人的淮南老龙眼水库南岸凉亭中,经常活跃着一群老有所乐的退休人员,他们组成的“欢乐泉艺术团”,或演唱,或伴奏,青山绿水间,不断回荡着他们齐颂党恩的歌声。

      七一前夕,记者来到这处凉亭,见识了“欢乐泉艺术团”这些退休人员,他们的阵容挺大,扬琴、提琴、二胡、笛子等乐器就有十多种,合唱队成员,着装统一,歌声嘹亮(如图)《唱支山歌给党听》、《党啊,亲爱的妈妈》、《妈妈教我一首歌》、《歌唱祖国》等红歌让围观的人群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赵本刚是欢乐泉艺术团的发起人之一,他告诉记者,欢乐泉艺术团参加者都是退休人员,唱的歌也是以经典老歌为主,当然,也有现在比较流行的歌曲,随着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的临近,这一段时间,他们都是唱红歌。

      赵本刚介绍,“乐团的舞台之所以选在这里,主要是看中了老龙眼水库周边怡人的环境。后边有山,前边有水,还有凉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畅快的地方。”

      因为爱好音乐,2008年的时候,已经退休的赵本刚闲来无事带着二胡来到这里,没想到一下吸引了很多人。随着加入的人越来越多,大伙有了组建乐团的想法,退休前当过音乐教师的王治中主动担当起了艺术总监的职责,义务为老人们传授音乐知识。
到2009年以后,乐队参加的人数越来越多,乐队有二胡、有板胡、有竹笛、有三弦、有琵琶,男女歌手也发展有二三十人。

      刘女士便是在这样的氛围中找到了久违了的快乐。由于5年前的一场车祸,50多岁的刘女士落下了残疾,一度她的心情十分苦闷,只能整天待在家里,经常泡在网上。接触不到人,也接触不到社会。后来刘女士和家人来此散心时,无意间发现聚在这里的一帮老年人精神头十足,显得格外年轻。随后刘女士了解到,原来这帮老人自发组织了一个乐团,他们不显老的秘密就在于大伙每天都唱着歌过日子。

      受到感染,爱好唱歌的刘女士加入了这个乐团,由于声音条件好,她还成为了一名独唱演员,只要没有特别的事,每天下午,她都要来这里与大家一起唱歌,从这以后她就像换了个人似的。

      和刘女士一样,拉二胡的应师傅也是这个乐团的忠实成员之一,基本上天天都来。跟着,应师傅的老伴胡女士也加入了乐团,大伙在一块玩玩,心情开朗,玩的也很开心。

      一些来老龙眼水库游玩的市民也被乐团成员的欢乐所感染,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来,围观市民梁女士介绍,“好多歌我都挺熟的,像《十送红军》我特别喜欢,他们在给自己带来欢乐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欢乐。”

      现在,欢乐泉艺术团的成员已经发展到70多人,他们有器乐伴奏、合奏,还有独唱、重唱和舞蹈。随着知名度的扩大,他们还经常被邀请到一些社区、企业做义务演出。他们告诉记者,近一段时间他们都在加紧排练红歌,下面还有好几场演出邀请正等着他们呢。

(记者 张雪峰 摄影报道)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