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社会新闻 > 小小“指套型剥壳器”获国家专利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小小“指套型剥壳器”获国家专利
【字体: 】 发布时间:2011/5/9 23:48:4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毛豆蚕豆米样样能剥 鱼鳞土豆皮不在话下
小小“指套型剥壳器”获国家专利

     5月上旬,一份“实用新型专利证书”飞到了淮南市田家庵区居民张传海的手里,他发明的“指套型剥壳器”获得了国家专利。

      记者在张传海先生家里看到了这只“剥壳器”,结构很简单,就是盘了几圈的铁丝套在大拇指上,上面伸出一节双股铁丝,铁丝前端被锤子砸扁,象钝的刀口,起到指甲尖的作用。张传海在展示时,还特地找来一些毛豆,只见他套上“剥壳器”,拿起一粒毛豆,“剥壳器”就像“铁指甲”,立刻就把毛豆剥了壳。记者试了试,接连剥了几粒,一点也不觉得指甲疼,很是好用。
谈起这个发明,张传海先生介绍,毛豆好吃,但剥毛豆总是会弄得人指甲很疼。他们家很喜欢吃毛豆,可剥豆时间长了,指甲就会弄疼,这时张传海就想,能有一个“铁指甲”就好了。突然,一个念头闪过张传海的脑海:何不自己琢磨做一个。

      于是,爱好机械的张传海开始试制“铁指甲”,他找来一节铁丝,以大拇指粗细盘了几圈,以方便套在大拇指上。上面留出一节铁丝,铁丝前端砸出钝口,形成剥离片,起到指甲作用。一开始,“铁指甲”是单股铁丝,用着用着就容易弯,强度达不到。于是,张传海又采用了双股铁丝,强度变得高多了,刀口面也加宽了,用着也更舒服(如图)。

      不仅能剥毛豆,“铁指甲”更能剥蚕豆皮,平日里,那可比毛豆还难剥,可用上“铁指甲”,剥蚕豆皮根本不在话下,速度也快得多。“铁指甲”不但能剥毛豆、蚕豆,即使土豆凹下不好刮的皮也能刮,还有鱼鳍旁不容易刮的鱼鳞也能很方便地除去。
“铁指甲”发明成功后,张传海一直就在家里用着,没想到去报专利,直到2010年年中,与张传海打乒乓球的一位朋友到他家时,看到了这只“铁指甲”,听说是张传海自己捣鼓出来的,朋友说这样东西很实用、很方便,就鼓励张传海去申请专利。

      随后,张传海就拿着这只“铁指甲”,来到了淮南市知识产权局,局长陈慕看到后,认为张传海的发明很好,就建议张传海去申请国家专利,并提议将“铁指甲”改为“指套型剥壳器”。

      张传海依申报程序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专利,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后认为符合专利条件,今年4月中旬,国家知识产权局决定授予张传海发明的“指套型剥壳器”专利权,并颁发实用新型专利证书,5月初,国家知识产权局对此专利进行了登记,“指套型剥壳器”专利权正式生效。

      目前,这个“指套型剥壳器”样品还是用铁丝做的。张传海介绍,若要美观些,可以用不锈钢制作,或是用塑胶一次成型,形成批量生产。张传海希望“指套型剥壳器”可以让更多人的指甲解放出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方便。

(记者 张雪峰 摄影报道)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