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民生新闻 > 550张照片,62年生活缩影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550张照片,62年生活缩影
【字体: 】 发布时间:2011/4/13 23:51:4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一个普通的淮南市民,从1949年出生开始,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拍一些照片,每张照片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延续到今,照片已罗列成册……

      1949年出生的淮南市民蔡怀芳家中有个宝贝,只要是亲戚朋友串门子,她都会把她的宝贝拿出来供大家欣赏。久而久之,只要是和蔡怀芳同龄的人想回忆过去时,都会来到蔡怀芳家,一边翻着宝贝,一边细细回味着往事。

      蔡怀芳家住田家庵斯瑞明珠城。2011年4月10日,记者在蔡怀芳家中见到了这个宝贝,零零总总8大本相册,从蔡怀芳出生到学生时代、到上山下乡、到参加工作直至退休,一本本相册翻过去,就像历史在手中翻过。

      550张照片,生活的缩影

      蔡怀芳很细心,每张照片上都有她用笔写下的拍摄时间。上世纪50年代的照片很模糊,黑白色,小小的一张记录了蔡怀芳儿时的模样。到了上世纪60、70年代,黑白色的照片可以用一些技术进行上色,而这种上色也只是简单的上些红色,还不是很均匀。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彩色照片出现在蔡怀芳的相册里,五颜六色的背景,把穿着蓝布黑裤的蔡怀芳凸现得更加纯朴。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一张张彩色照片越加精美清晰,直至退休后,蔡怀芳每年出游的照片多了起来。

      550张照片,每张都有故事

      蔡怀芳收集的照片,每张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随便点取一张,蔡怀芳都能说出那张照片的由来和那一年发生在她身上的故事。1957年,因为那时不许烫卷发,蔡怀芳和烫卷发的母亲的合影差点被红卫兵烧掉,是蔡怀芳用机智保住了这张照片。

      1966年文革开始,蔡怀芳上山下乡,和另外3个人一起生活在农村,跟着当地农民学习插秧种地,在种地期间,蔡怀芳也拍摄了许多照片,在竹筏上、在小河边,照片上的蔡怀芳洋溢着青春的笑容。看到这些照片,蔡怀芳便会滔滔不绝地说出那时生活中的一些趣事。

      550张照片 岁月的变迁

      翻看着一张张照片,蔡怀芳的话闸始终没停过。“没什么事时,我就会翻着看看,回忆过去的岁月,回忆那时的人和事。有时同事、朋友来了,都会让我抱出这些照片,通过照片想想过去的自己。”蔡怀芳抚摸着每张照片说。

      在蔡怀芳30年前的照片中,记者看到每张照片中的蔡怀芳都梳着两个大辫子,乌黑的头发、白净的面孔、清澈的眼睛,没有经过任何修饰。那时的照片小小的,一寸一张,蔡怀芳把这些小小的照片保存得很完整、很清晰。

      一张张年轻时的照片透露着青春的气息,一张张年老时的照片则洋溢着活力。“看到照片,就看到那个时代年轻人的自然之美,纯朴之美。一张张照片翻阅过去,就像是岁月在我们手中飞逝,我们就这样老了,看到那时年轻的自己,非常感慨。照片不仅记录了我的历史,也记录着中国历史的变迁,从一张张照片就可以看出我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国家日新月异的发展,往后的日子我还会用照片记录我的生活。”

      图一:1957年的蔡怀芳
  图二:1999年出游时拍摄的照片

记者 王 玲)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