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热线新闻 > 为城管的快速工作法叫一声好!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为城管的快速工作法叫一声好!
【字体: 】 发布时间:2011/3/17 0:31:1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今年2月28日,早报热线出击以《人行道咋就变成了集贸市场?事发广场路铁路立交桥下,行人对此颇有意见》为题,对发生在广场路铁路立交桥下的西面人行道上摊点占道经营的情况进行了报道。令人欣慰的是,就在本报相关报道见报后不久,城管执法队员便做出快速反应,并将近500米长的占道经营的摊点彻底清除了。为此,有热心市民致电本报热线,对城管部门这种关注民生,重视新闻媒体曝光的热点问题所作出的快速反应大加赞赏。

      早报热线之所以要将发生在广场路铁路立交桥下的西面人行道上的占道经营问题进行公开曝光,其原因是,自今年春节过后,一些市民便不断向本报热线投诉,从每天下午4时开始,一些商贩便不顾市容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以及行人的意见,公然在该路段摆摊设点,做起买卖。由于占道经营的摊点越摆越多,使得数百米长的人行道几乎被形形色色的摊点“蚕食”殆尽,给来往的路人带来了诸多的不便。还有,严重的占道经营不仅影响了市民的正常通行,同时,经营者随手扔弃的烂菜叶、废塑料袋,刀砍下的甘蔗根,削掉的甘蔗皮等杂物,也时常丢的满地皆是,弄得路面脏兮兮的,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许多市民对此颇有怨言,并希望本报热线进行关注。2月25日,本报热线记者在进行现场调查后,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报道。就在本报的相关报道见报的第3天,便有许多热心市民给本报热线打来电话,告知广场路人行道占道经营的现象不见了。

  据记者调查,自本报有关报道见报后,市市容局便责令所属的相关执法部门立即采取措施,对占道经营的商贩进行了劝导,对一些不听劝导的经营户依法采取了强制措施,仅一天时间,便将盘踞在广场路人行道上的占道经营予以彻底取缔。近一段时间,记者又连续多次到该路段进行回访,均看到有身着制服的城管执法人员在该地段进行现场巡查,昔日占道经营的情况的确不见了。

  在此,记者要为我们的城管部门正确对待舆论监督,闻则即改的工作态度,真心实意为市民排忧解难的责任心叫一声好!

(登 成)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