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民生新闻 > 打假“宝典”进课堂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打假“宝典”进课堂
【字体: 】 发布时间:2011/3/14 1:31:3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哪些食品是安全的?选择零食有没有辨别他们合不合格的方法?”3月11日,在2011年消费者权益日临近的当天,田家庵区第二小学专门请来市工商部门的工作人员,为小学生们上了一堂形象生动的打假课,让他们学会如何在“吃”的方面,维护自身权益,远离“垃圾”食品。

      为了使小学生们能够记住这些“垃圾”食品和劣质食品的辨别方法,工商人员专门带了一大箱子的假冒伪劣商品的样品,在课堂上让小学生们自己动手找“问题”。一些小学生看到自己平时爱吃的“辣条”、“小面包”,爱喝的饮料原来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都争着向老师说:以后买食品会仔细检查,再也不会购买“三无”产品了。“打假课堂”上,工商人员教会了小学生从购买食品的摊点,到关注食品的厂名、生产日期、保质期,加工方式等六个方面快速辨别伪劣食品的方法。小学生顾强告诉记者:听完这节课后,他知道了那些包装袋里放着赠送卡片的小吃,很多因为卡片的污染已经不卫生了,回家后他会告诉其他小朋友以后不要再买这样的零食吃了。

      图为工商人员带着田区第二小学的学生一道做小实验,让他们直观地看到伪劣产品的化学变化。

(记者 苏国义 摄影报道)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