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热线新闻 > 莫让不文明之举亵渎爱心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莫让不文明之举亵渎爱心
【字体: 】 发布时间:2011/2/21 0:11:1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据2月16日的早报热线出击报道,在淮南的不少商场、酒店、超市等公共场所里所设置的原本用来收集市民的爱心款、救助困难群众的募捐箱,却被一些市民的不文明之举给亵渎了,许多募捐箱内塞满了小广告传单、票据、废报纸、烟蒂等杂物。这些原本为爱心人士提供的募捐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垃圾箱”。记者在读完这篇报道后,颇感心痛。

      众所周知,市红十字会之所以要在一些公共场所设置爱心募捐箱,其用意就是用来接收爱心人士的捐款,救助困难群众。但叫人痛心的是,自从这些爱心募捐箱在一些公共场所设置后,由于一些单位和少数市民缺乏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致使部分爱心募捐箱时常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直接导致募捐箱里的爱心款遭遇无德者的“顺手牵羊”;再者就是一些募捐箱时常会莫名其妙的丢失,据淮南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有20多个爱心募捐箱丢失。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出现,让一些市民的爱心遭遇了“尴尬”。一位市民就此向记者道出自己的心声,在商场购物,在银行办理好取款业务后,一旦看到爱心募捐箱后,就会将一些零钱投放到爱心募捐箱内。可一看到有些爱心募捐箱内被人塞满了乱七八糟的杂物时,心里顿感不舒服。面对爱心募捐箱被一些缺德者无端亵渎的现象,一些热心市民也道出自己内心的怨气;爱心捐款箱是收集爱心的,如果你没有爱心,心不系、情不牵困难群体也就罢了,但你也不应该往捐款箱里乱塞垃圾,更不该破坏捐款箱。要知道,你的这些不文明之举,是对这种神圣的公益事业和爱心人士的一种亵渎。

      早报热线记者在做完《爱心遭遇不文明 募捐箱成了“垃圾箱”》一文后,说出了这样一番感言:募捐箱渴望收获的是爱心,承载的是关爱和帮助,她想要装载的绝不是“垃圾”,而是人们对困难群体所奉献的爱心。当形形色色的垃圾填满她的“胸怀”时,被亵渎的不仅仅是饱满爱心的捐款箱,还有爱心和社会公德。这些感言,对那些随意亵渎爱心捐款箱的不文明行为,无疑是一种强有力的谴责。

      目前,仅田家庵地区,红十字会设置的50余个爱心捐款箱,就有20多个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一位市民说的好,让人看一眼就感到神圣,就会热血沸腾的爱心捐款箱遭遇的“煎熬”及“无声的哭泣”,值得人们去深思和关注。记者在此也要向那些亵渎爱心的无德者进一言:你把爱心捐款箱当作垃圾箱,随心所欲毁坏捐款箱的不文明之举,既是对他人爱心的不尊重,也是对伟大的公益事业的一种诋毁。为了唤起更多人的爱心,为了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请不要再随意践踏别人的爱心、社会公德心,以及社会的公益事业。

(登成)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