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今日视点 > 绷紧安全弦 高筑防火墙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绷紧安全弦 高筑防火墙
【字体: 】 发布时间:2010/11/24 23:53:0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11月5日,吉林商业大厦火灾夺走19条鲜活生命;13日,正在修缮的清华学堂突发大火,过火面积达800平方米;15日,上海教师公寓特大火灾致58人遇难……无情的大火,刺耳的警笛,揪心的数字,暴露了城市消防安全隐患,也在提醒我们时刻莫忘——绷紧安全弦 高筑防火墙

      秋冬季节、天干物燥,历来是火灾的高发时段。进入11月份以来,各地频发的火灾事故一再牵动着公众的神经。那么,淮南目前的消防形势如何?有哪些安全措施?市民遇到火灾该怎样逃生自救?带着这些关乎生命安全的问题,日前,记者专题走访了市消防支队的防火专家。

      在市消防支队,记者看到这样一份令人喜忧参半的数据:今年1—10月份,全市共发生火灾375起,死亡4人,直接财产损失600余万元。同比去年,火灾起数和直接财产损失数都得到了有效控制。从总体上看,全市火灾形势持续稳定,已经连续26年没有发生重特大和群死群伤火灾事故。

      火灾形势的持续稳定,离不开消防官兵的辛勤工作。据市消防支队政委王建东介绍,每年秋冬季节,全市各级消防部门都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和消防安全知识宣传等活动。在今年“11·9”消防日前后,市消防支队举办了由企事业单位参加的消防安全“防火墙”知识竞赛,开展了《安徽省消防条例》有奖竞答活动,并先后走进中化三建淮南钢构公司、田家庵区第十六小学、安徽理工大学高层学生公寓楼等仓库、学校和高层建筑开展消防救援实战演练,既促进了单位自我消防管理,又提高了师生群众的消防意识,也锻炼了消防部队的应急救援灭火技能。

      “上海特大火灾事故发生后,省、市政府分别召开紧急会议,通报形势、布置任务,对各地冬季防火工作进行了深入动员和部署”。市消防支队支队长吴宏告诉记者,连日来,全市各级消防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对上东锦城、龙湖路商圈等高层建筑、人群聚集地开展各类消防安全大检查,并对部分消防设施不齐全、消防通道不畅通、火灾报警系统不正常的隐患单位下达限期整改通知。当前,公安消防部门正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皖江围歼”专项行动,重点围绕人员密集场所和高层、地下建筑进行明察暗访,发现问题严格依照《消防法》进行查处,行动将一直延续到春节过后。下一步,市消防支队还将继续走进农村、社区、学校、企业和家庭,扩大消防宣传的覆盖面,并通过加强部队管理、强化执勤备战、开展实战演练等措施,随时做好“灭大火、打恶仗”的准备。

     “今年全市火灾统计数据显示,60%以上火灾发生在居民区,说明广大群众在日常用火、用电中缺乏必要的防火常识和警惕。而吉林、上海两场火灾之所以造成近80人死亡,也是因为很多群众在发生火灾后不会逃生自救”。采访中,市消防支队副支队长郭从林告诉记者,绝大多数的群死群伤火灾事故,都是由于人们在火灾面前惊慌失措,没能采取正确的逃生方法。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增强消防安全意识的同时,多学习、了解一些火场逃生知识,做到“四个关键”。

      首先是要及时报告火警,控制火势。火灾初期一般火点较小、区域不大,产生的烟气和热量也不多,是组织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逃生的最佳时机。《消防法》规定: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立即报警。我们发现火灾后,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同时及时拨打火警电话,报告火灾发生位置和现场情况,为消防人员扑救火灾提供便利。其次是要提前熟悉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在公共场所娱乐消费时,要提前了解安全出口、疏散通道位置。一旦发生火灾,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按正确路线迅速逃离火场。如果发现安全出口、疏散通道被封闭、堵塞,应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举报查处。第三是要懂得在火场里保护呼吸系统。火灾中的烟气对人威胁最大,每年因窒息亡人数占火灾亡人数的80%左右。因为烟气流动速度很快,且包含有大量有毒气体。我们面对浓烟要用湿毛巾或弄湿衣服掩住口鼻、弯腰前行,紧贴疏散通道快速逃离火场。最后一点,是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要临危不乱、沉着冷静。火场情况千变万化,有着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比如在高层建筑起火时,当我们身处起火点上层无法逃离,就要上行到避难层或建筑物顶部等待救援;如果房间外面起火无法逃离,应当找东西堵住门缝,防止烟气串入,并设法呼叫救援人员组织施救。

(记者 陈崇韧)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