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小时,21辆超载超限车被查扣

淮南市大部分超限超载车辆出现频繁的路段,在通车五年后出现了严重的路面病害,个别路段通车不到三年,路面就损毁严重,不得不进行大修改造。道路损坏周期缩短,公路的服务水平降低,公众的出行环境和出行效率受到影响,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刻不容缓。
10月26日上午10点整,淮南市2010联合治超一号行动正式打响。由淮南市交通运输部门、淮南市公安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人员奔赴各重点路段,开始对过往车辆进行检查,不放过任何一条超载超限的漏网之鱼。
截至26日下午3点,记者从淮南市公路运输管理处了解到,当日开展行动的5个小时内,联合执法人员共查扣21辆超载超限车辆,其中,毛集实验区内查扣3辆车,1辆超载100%,2辆私改车型;潘集区内查扣3辆;田家庵区两个执法检查站点共查扣6辆;谢家集区内查扣6辆;八公山区内查扣3辆,全部是私改车型。对检查中发现的超载车辆,执法人员立即要求车主就近卸货,并严格按照程序予以处罚。
此次联合治超行动从10月26日开始,将一直持续到11月3日,主要采取源头治超、站点拦查、联合执法、部门处罚等方式进行。在全市范围内,由交通部门和公安部门联合组成10个执法队,他们在各自监管的货源单位、重要路段设置检查点,进行巡查和固定检查。各治超站点实行24小时工作制度,重点查处超载30%以上及纳入本地超限黑名单的违法超限车辆。
此次行动目标是打击一批严重超限超载、屡次逃逸、非法改装、无牌无证及其他违法车辆,查处一批超限超载运输公司,抄报一批违规装载货源单位,曝光一批集体闯卡和暴力抗法典型事件,切实加强路面和源头治超力度,提升交通、公安部门治超联动执法水平。
图:联合执法人员正在黑泥洼路段对过往车辆进行检查。
(记者 顾成家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