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热线新闻 > 让文明细节成为一种习惯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让文明细节成为一种习惯
【字体: 】 发布时间:2010/8/17 0:07:3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如果把一座城市设定为一个坐标系,在淮南大街小巷寻找每一个坐标点即那些不文明的细节:乱闯红灯、占道经营、高空抛物、污水横流、“牛皮癣”、变道超车、乱吐乱扔、占据长椅睡觉、践踏草坪、破坏公共设施等等,屡禁不止。

      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又是建立在个人道德修养水平之上的。细节虽小,事关重大,而且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一个缺乏文明细节的城市你很难想象她能够吸引尖端的人才或是高科技产业的垂青。城市细节决定文明。文明细节是一种习惯,是一种道德,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力量。推动文明城市创建,仅靠相关部门的整治只能是一种手段,“死看硬守”不是上策,最根本的还是需要市民自觉提升文明素质,杜绝各种不文明现象。在国外,马路上只要亮起红灯,纵使一辆车都没有,外国人绝不会过马路。他们认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文明。这就是社会氛围力量所在和个人长期修养积攒的结果。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过“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现实生活中,好的典范,不胜枚举。譬如:无偿献血为不认识的人献爱心,餐后打包,日常节能,支援灾区,义务送学,主动让座,微笑服务,邻里互助,送文明扇等等,都值得大家学习借鉴。如果我们大家都能够自觉成为文明行为的参与者、实践者、倡导者、推动者和文明的受益者,好的习惯就会在每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家庭、社区中开花结果,让安徽省第十二届运动会的主题“五彩淮南盛世江淮”成为我们追求未来美好生活,共享和谐文明的精神家园。

(戴杰)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