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区47条主次干道上将设52处“信息栏”

小广告被市民形象地称之为“牛皮癣”,到处乱贴既影响市容市貌,也让市民烦不胜烦。如何整治“牛皮癣”?近日,田家庵区城管行政执法局采取了堵疏结合的整治措施,以“公益信息栏”的形式在全区47条主次干道上给小广告们安了个“家”,既治理了“牛皮癣”,美化了城市环境,也方便了市民。据悉,初步设置的“公益信息栏”将有52处,分别位于全区人流量较集中、小广告易发的47条路段上。
近年来,田家庵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不断加大治理乱贴“小广告”的力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采取了集中清理、举报奖励、巡查抓捕、追呼停机和落实责任制等多种措施,收到了一定效果。但是,在低成本的吸引下,小广告的乱贴乱画行为仍屡禁不止。
经过认真调查、分析,执法人员发现,乱贴乱画的小广告除了招聘公关、办假证等非法广告外,还有不少诸如房屋中介、招聘求职等虽有合法市场需求却同样污染环境的“有益广告”。为了让这些“有益广告”发布者既能达到宣传目的,又不影响市容环境。8月初,田家庵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利用全市开展创建文明城市的契机,在先期深入调研、现场勘查、摸底排查的基础上,在人流量较集中的小广告易发地段全区47条路段上新设了52个公益信息栏。
8月11日上午,记者在学府路上看到了一处“公益信息栏”。这个长2米多、宽1米多的信息栏,用醒目的蓝色方框围住,信息栏右下角标注了“田区城管宣”的字样。信息栏里已张贴了一些家教、出售房屋等小广告,一位市民正驻足信息栏前仔细浏览上面广告内容。这位市民告诉记者,其实好多人也不愿意偷偷摸摸地到处乱贴广告,公益广告栏的设置既给市民提供了方便实用的信息交流平台,也治理了“牛皮癣”,美化了城市环境。
“以前,一提起小广告,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除之而后快,采取的都是‘整治’‘打击’等让其无立身之处的方式。其实,换一个角度想想,小广告的生命力之所以如此顽强,最主要的还是市民对其有着客观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场,在广告发布者没有找到恰当途径来展示的时候,有些人就选择了‘非法张贴’。”在采访中,不少市民表达了这样的看法。而田区城管行政执法局采取的用“公益信息栏”为小广告安“家”的疏堵措施一推出,就立即赢得了市民的称赞。
图为田区城管行政执法局新设的“公益信息栏”。
(记者 柏雪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