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淮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2010年上半年淮南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市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介绍了淮南市上半年经济形势,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据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272.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3.2%,共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3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177.0亿元,增长15.2%;第三产业增加值78.8亿元,增长10.5%。
一、农业生产喜获丰收。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稳定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目标,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全市夏粮总产61.8万吨,比上年增长2.8%,小麦单产398.9公斤,增长1.9%;养殖业生产发展形势平稳,肉类总产量3.53万吨,增长3.4%,水产品产量3.1万吨,增长8.1%;蔬菜产量33.2万吨,增长3.8%;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6.3亿元,增长4.7%。
二工业生产增速放缓。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168.4亿元,同比增长15.2%,比一季度回落4.9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增幅提高2.1个百分点。支柱产业稳定发展,煤电化三大支柱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21.81亿元、26.4亿元和3.89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5.0%、4.3%和5.8%。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9亿元,增长100%;工业经济效益效益综合指数215.4,同比提高45.1个百分点,刷新了1-5月份所创209.6的历史纪录,再创新高。
三、投资保持较快增长。1-6月份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4.1亿元,同比增长33.1%。其中: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07.8亿元,同比增长36.2%;房地产开发投资26.3亿元,同比增长26.4%。
四、消费市场稳中趋旺。6月份,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4.3亿元,同比增长21.2%。1-6月份,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6亿元,同比增长18.4%。
五、对外经济明显回升。随着国际经济形势企稳转好,外需市场总体回升较快,淮南市外贸进出口呈较快增长势头。1——6月份,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4825.2万美元,同比增长15.3%。其中进口2745.9万美元,同比下降4.34%;出口2079.3万美元,同比增长58.4%。
六、财政收入增势强劲。1-6月全市财政收入60.3亿元,增长50.8%,增幅同比提高20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7.5亿元,增长40.7%。地方财政收入中,增值税、营业税高速增长,分别增长69.9%和50.7%。财政支出27.6亿元,同比增长17.7%。
七、金融信贷运行良好。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32.9亿元,比年初增长114.1亿元,增长15.9%,同比多增20.4亿元。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94.6亿元,增长16.3%,比年初增加83.2亿元,同比多增8.2亿元。
八、居民收入增长加快。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89.8元,增长9.57%。在居民家庭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6409.9元,增长11.1%;转移性收入2029.6元,增长8.6%;经营净收入388.9元,下降1.2%;财产性收入83.7元,下降21.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378元,增长12.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
九、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灵敏为101.2%。调查的8大类消费品及服务项目价格呈“四涨四跌”的运行态势。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3.7%、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2.3%、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2.8%、居住类价格上涨5.3%;衣着类价格下降5.5%、家庭设备用吕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下降5.1%、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0.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0.1%。
上半年,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累计上涨5.71%,涨幅较上年同期提高4.27个百分点。轻、重工业和生产、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均呈上涨态势。
新闻发言人同时指出,上半年淮南市经济整体呈现增长态势,但多数经济指标增速放缓,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要实现较快增长还有诸多不确定因素,需引起密切关注。
(记者 张雪峰 实习生 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