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财经新闻 > 家电以旧换新正式实施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家电以旧换新正式实施
【字体: 】 发布时间:2010/7/13 23:32:3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出售规定的5类旧家电,购买新家电可获10%的价格补贴

      7月12日,记者从淮南市商务局获悉,我市的家电以旧换新工作从11日开始正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即日起,淮南市居民只需出售规定的五类旧家电,再通过购买新家电就可以获得新家电10%的价格补贴了。家电以旧换新有关内容如下:

      一、哪些家电可以享受以旧换新补贴?

      家电以旧换新补贴范围是电视机、电冰箱(含冰柜)、洗衣机、空调、电脑五大类。以旧换新补贴标准是按新家电销售价格的10%给予补贴。补贴上限为:电视机400元/台,冰箱(含冰柜)300元/台,洗衣机250元/台,空调350元/台,电脑400元/台。

      二、什么人可以享受家电以旧换新?

     凡在本市拥有安徽省户口的个人和在本省注册登记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在2011年12月31日前交售并购买新家电的,在购买新家电时可享受家电补贴。交售废旧家电与购买新家电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一致。

      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家电以旧换新交旧品种与购买新品种不要求一致。比如说消费者张先生交售了一台旧彩电,他可以凭家电以旧换新凭证购买补贴范围内的5种家电中的任何一种。

      三、消费者如何进行家电以旧换新操作?

      1、打电话给回收企业说明旧家电相关信息,回收企业上门收取拟交售的废旧家电;或者直接交售到回收企业的网点(专柜)。

      2、回收企业上门服务人员应佩戴企业的工作牌以便客户识别,同时出示工作证件,且使用礼貌用语;

      3、回收企业上门服务人员应提供家电以旧换新交售流程说明、五类废旧家电回收指导价格、以旧换新补贴标准以明示客户;

      4、由双方(客户、回收服务人员)依据回收指导价格议定废旧家电回收价,回收企业上门服务人员现场给付废旧家电回收金额,并开具统一印制的《家电以旧换新凭证》。

      5、为方便消费者交旧购新,节约物流成本,提高运行效率,允许家电以旧换新“双中标”企业采取先购新后收旧的操作流程。即“双中标”企业根据消费者的意愿可先登记购买新家电,在给消费者送新家电的同时收购旧家电并运回、开具由消费者签字确认的《家电以旧换新凭证》。实施此操作流程,企业必须确保消费者及时、准确、完整地将回收、销售家电信息录入家电以旧换新系统。

      据介绍,目前我市获批进行以旧换新的家电销售、回收企业共有6家,其中淮南宏图三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安徽五星电器有限公司淮南大卖场、淮南苏宁电器有限公司龙湖路中心广场店、淮南苏宁电器有限公司、安徽国生电器有限责任公司为“双中标”企业,安徽天源废旧电器回收处理有限公司为单纯的回收企业。

       四、单位用户如何交售旧家电?

      单位用户参加以旧换新时,需在家电以旧换新凭证上填写单位全称和组织机构代码,每台废旧家电填写一个以旧换新凭证。其余步骤与个人用户以旧换新相同。

      五、交售旧家电后如何享受以旧换新补贴?

      1、出示凭证:在交售旧家电规定工作日后,到中标销售企业挑选新家电,选好后向销售企业出示家电以旧换新凭证。

       2、填写申报表:销售企业打印《家电以旧换新(家电)补贴资金申请表》,并指导顾客在表上签字。

       3、补贴成交:按销售价格10%在销售时给顾客进行补贴,补贴金额不超过规定上限,并由销售企业复印发票留存。

      六、如何确保新家电产品质量?

      针对公众普遍担心的家电以旧换新活动中新家电的质量保障问题,商务部门要求中标销售企业签订承诺协议,严把进货关。政府有关部门也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通过采取市场随机抽样等跟踪调查方式,确保家电产品安全可靠。同时,有关部门还将充分发挥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的作用,及时受理和依法处理消费者对以旧换新家电产品的申诉举报,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记者 孙鸿 实习生 程斐)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