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规定的不正当商家或被罚款万元
网购行业今后将有法可依了。7月1日,由国家工商总局制定出台的《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开始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规范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的行政规章,网上开店由此进入了“实名制”时代,不正当商家再也无法通过“坑蒙拐骗”来盈利了,整个网购行业得到了规范。
实名注册 网上交易从此有了法律保障
新出台的《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通过网络从事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的自然人,应当向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的经营者提出申请,提交其姓名和地址等真实身份信息。具备登记注册条件的,应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注册。这意味着,个人网上开店进入了“实名制”时代。
7月2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多数网店主都对新规表示支持,他们认为新规的实施,尤其是网店实名制的实施,将促进网店的诚信经营,使整个网上交易市场更加规范和健康,有利于网络交易市场的繁荣和发展,也让网络交易从此摆脱了以前“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
而对于广大网民来说,新规的实施,让他们在网上买卖时,变得更有底气。一位网名叫着“幻月之泉”的网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今年4月份在网上看中了一套实木家具,与在本地实体店看的价格相比,便宜了近三分之一,抱着捡便宜的想法,他与网店卖家取得了联系,并预付了3000元的订金。结果等了2个月,该网友也没等到对方发来货,由于未采取第三方支付交易,订金也打了水漂。该网友表示,如果当时实行的网店实名制,这种情况就不会发生了,他相信随着新规的实施,以后网上交易会更正规更安全。
责任明确 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有了审查义务
《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中还规定,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的经营者必须对网店卖家的经营资格进行审查、登记、公示,建立交易安全保障、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良信息处理制度,同时对网上涉嫌侵权商品采取措施,不得纵容售假等。并对违反有关规定的,最高可被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新规的要求在国内主要交易网站得到了严格的执行。2日,当记者以卖家的身份尝试在淘宝网开店,发现需要通过实名认证,下载聊天工具,并发布10件以上的商品等多项程序才可以免费开店。而其中的实名认证则是网络交易平台对卖家身份真实性审核的关键。记者了解到,卖家若想通过淘宝的实名认证,必须去银行开通与本人身份信息相同的银行账户,并通过交易网站核实才行。
如此严格的网店实名制审核,让不正当商家通过“坑蒙拐骗”来盈利的做法彻底成为了过去,整个网购行业得到了规范。
网店办照 工商注册规定并非“一刀切”
在采访中,记者还发现有许多网店卖家对网店“实名制”的理解存在误区,认为网店“实名制”就是每个进行网上销售的网店都要办理工商执照,一些经营者更是因为担心条件不够不能办理执照而惶恐不安。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担心。”据淮南市工商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工商部门目前只是要求提供网络交易平台的服务商,对通过其网络经营的“店主”进行实名登记。如要求拍拍网的管理者,对通过该网进行销售活动的经营者(网店卖家)进行实名登记,并不会强制要求那些条件不够的网店卖家到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当然,如果网店具备登记注册条件的,应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注册。
强化监管 工商部门开展网络普查
据了解,目前我市工商部门已开始对我市网络经营环境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总结网络商品交易发展现状、交易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制约发展的主要瓶颈等,为后期立档建户和电子数据库的建立做好基础准备工作。
(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