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热线新闻 > 市民关注:曝光问题是否解决 记者追踪:调查结果喜忧参半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市民关注:曝光问题是否解决 记者追踪:调查结果喜忧参半
【字体: 】 发布时间:2010/5/31 0:01:5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自今年4月份以来,早报热线针对市民的反映,先后对陈洞南路地下立交桥积水,洞山中学门前人行道被挖开一条深沟月余没修复,以及洞山东路一公交站牌遭到严重破坏等问题进行了报道,时过数日,这三个问题是否得到相关部门的解决?近日,早报热线记者再次对这三个问题进行了采访,结果是有喜有忧。

  陈洞南路地下立交桥仍积水深深

  记者首先来到陈洞南路地下立交桥。走进立交桥内,记者看到立交桥下的通道上仍然存在大面积的积水(如图一),积水深度大约在3厘米左右。记者试图从积水路面走过,但没走几步,积水便将记者的鞋子浸透。由于长期积水的原因,导致立交桥下的通道上布满了绿苔。记者发现通道中间的积水要比两端的深,也就是说这条通道在修建时可能存在这样的问题:两边高中间低,因而形成了下水不畅的问题。

  陈洞南路是一条全封闭的道路,当初修建地下立交桥的目的就是方便行人过陈洞南路。由于这座地下立交桥的通道存在长期积水的问题,因而让行人望而却步,同时也导致这座建造美观的地下立交桥形同虚设。

  洞山中学门前挖开的路面修复了

  今年4月27日,早报热线出击以《人行道挖深沟月余没修复洞山中学师生希望施工单位尽快修复被挖开的路面》为题,对位于洞山中学大门前的人行道被一家施工单位挖开一条长约百米,深约一米的小沟,且月余时间得不到修复的情况进行了报道。令人欣慰的是,该篇报道见报的第二天下午,洞山中学的一位老师便给本报热线打来电话告诉记者,施工单位开始修复被挖开的路面了。

  5月26日下午5时许,记者再次来到洞山中学,发现被挖开的人行道已被修复。一些在校门口等待接孩子的家长告诉记者,要不是你们媒体关注,这条被挖开的路面真不知道何时才能修复。

  公交站牌被毁的越来越严重

  今年4月28日,热心市民徐女士向早报热线反映,位于洞山东路一公交车站的大型公益广告牌遭到人为的破坏,巨大的玻璃与铝合金框架脱离,大量的电线裸露在外,如此被毁坏的公交站牌,给候车的乘客带来不安全隐患,希望早报热线予以关注。

  随后,早报热线记者对徐女士所反映的情况进行了调查。4月29日,本报热线出击以《电线裸露 玻璃悬空 这块公告牌被破坏的有点悬》为题,对这一情况进行了报道,并呼吁相关部门尽快修复被毁的公交站牌。该篇报道见报已有数十日,被毁坏的公交站牌是否修复?5月26日,记者再次前往事发现场进行采访,令记者不解的是,被毁坏的公交站牌不但没有修复,而且毁坏的程度越来越严重(如图二),巨大玻璃与铝合金框架脱离的间隙越来越大,严重倾斜的玻璃摇摇欲坠。记者担心,如果遇到大的风暴,这块巨大的玻璃就有可能砸向近在咫尺的人行道。

(记者 摄影报道)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