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上海客商来淮洽谈上窑镇窑河村甲鱼订购事宜,所给的均价是每公斤50元,高出本地均价近20元,却因为没有无公害产品认证,而被拒之上海大门之外。
早闻窑河甲鱼之美名,一直未曾目睹窑河甲鱼。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记者有幸来到上窑镇窑河村江鹏水产养殖场采访,透过大门的缝隙往里一瞧,大吃一惊,甲鱼池边的石棉瓦斜坡上密密麻麻地躺着体态臃肿的大甲鱼。记者不禁感叹,果然名不虚传!
江鹏水产养殖场是上窑镇规模最大的一家专业甲鱼养殖场,占地面积近70亩,每年可产甲鱼3万多公斤,每年的销售额达300多万元。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成熟,去年养殖场进行了甲鱼苗种繁殖的尝试并获得成功,首批3万多只甲鱼苗不久就能上市,每只价格在6元左右,又是一笔近20万元的收益。为带动乡邻共同致富,先富起来的养殖场负责人徐在江又发起成立了上窑镇江鹏水产养殖合作社,拟采用“合作社+农户”的形式,打造规模化养殖一体化产业链。“因为高塘湖的水质好,所以窑河村的甲鱼味更美、营养更丰富,市场销路也好,合肥、徐州等地的客商都慕名而来,批发价在每公斤25元以上”,老徐边走边介绍道。红红火火的事业,让老徐十分满意。可最近,老徐遇到了一件烦心事,一位上海客商来村洽谈甲鱼订购事宜,所给的均价超乎老徐想象,每公斤50元,高出本地均价近20元,却因为没有人家要求的无公害产品认证,而被无情地拒之上海大门之外,让到手的鸭子就这么轻易地飞了,想想,老徐真的不甘心。于是,老徐把情况反映给了村里,细问之下才知,原来没有无公害产品认证的不止他老徐一家,全村所有的甲鱼养殖户都没有无公害产品认证。
俗语说“吃一堑,长一智”。那么,把甲鱼养殖作为主要产业的窑河村,在面对无公害产品的绿色“门槛”前,村里又当如何应对?记者随后又走访了部分村干部。该村第一书记杨晓光告诉记者,村里已经启动了窑河甲鱼无公害产品和绿色产品的申报工作,当前亟待解决的就是办理养殖证,然后就是注册品牌商标。“一个绿色‘门槛’,让村民吃了个哑巴亏,这是村民的市场意识淡薄所致;下一步,村里将着力提高村民的市场和品牌意识,决不能让村民再吃亏了。”杨晓光感慨地说。据了解,村里还将充分发挥江鹏水产养殖合作社的作用,引导更多农民进行甲鱼养殖,走产、供、销一体化发展之路,力争让窑河甲鱼早日挺进“大上海”。
(记者 朱庆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