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田野一片郁郁葱葱,在淮南市潘集区芦集镇“绿丰”蔬菜瓜果科技园区的塑料大棚里,更是一派绿意盎然:西红柿、黄瓜就要成熟上市,而“南农酥瓜”也已打起瓜纽。这一切,让绿丰蔬菜专业合作社的领头人胡春雷喜不自禁。
今年34岁的胡春雷是芦集镇秦圩村小代庄农民,上世纪90年代后期出外打工,从事蔬菜贩卖批发十多年,一开始在安徽和县帮亲戚打下手,贩卖蔬菜。有点积累后,就合伙从事蔬菜批发,十多年下来,攒积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胡春雷精明能干,喜欢琢磨,在经营蔬菜批发的过程中,看到了蔬菜瓜果生产的广阔前景。特别是联想到家乡肥沃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加之自身长期积累的丰富市场经验和信息,在2009年初,胡春雷毅然回到家乡,筹集资金600万元,采用土地流转租赁200多亩土地,建立了蔬菜瓜果科技园区,并专门高薪聘请了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生产管理,种植黄瓜、番茄、酥瓜、西芹等反季节果蔬。
“我主要是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市场信息收集,利用蔬菜经销经验,拓展销售渠道,”胡春雷说,他的产品除了供应合肥、淮南等本土市场外,还在上海等长三角地区建立了供货关系。
为让更多的乡亲快速走上致富路,2009年7月,胡春雷组建了绿丰蔬菜专业合作社,自己花年薪6万元聘请技术人员,提供蔬菜栽培、病虫害防治、市场信息和营销渠道等服务。在生产过程中,胡春雷雇用周边村庄群众和菜农从事蔬菜生产,在实际生产中传授蔬菜栽培技术,起到了传、帮、连、带的作用,使得被雇用的人员掌握了蔬菜病虫害的防治、栽培等技术,从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当地群众和菜农的种菜技术水平。在评选中,他也由此成为2009年度淮南市农民创业带头人。
胡春雷告诉记者,他还要进一步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准备再建一个60亩地的温室大棚,这样常年可以种植反季节蔬菜。同时,推动合作社再上新台阶,争取几年内,在园区周边形成一个面积达数千亩的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
图为胡春雷在塑料大棚内查看“南农酥瓜”瓜秧的生长情况。
(记者 张雪峰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