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多云,记者来到大通区上窑石质山采访植树造林工作。
接连翻越了两座小山,记者看到整个山场已被一棵棵绿色的侧柏、女贞等苗木覆盖。
现场施工负责人告诉记者说:“由于今天多云,从远处看栽植效果并不太明显,但实际上我们目前已基本完成了栽植任务。”
“为早日扮绿上窑石质山,按照市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要求,今年大通区人民政府果断决策,在上窑镇上窑村老鸹山、小乌鸦山等石质山实施了生态防护林建设项目,根据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石质山造林树种选择了侧柏、女贞、爬墙虎和凌霄。上窑石质山造林设计为4个小班,分别为老鸹山栽植370亩侧柏、女贞混交林,小乌鸦山东坡栽植80亩侧柏、女贞混交林,老泥塘东栽植40亩侧柏、女贞混交林,后山栽植10亩侧柏、女贞混交林,老鸹山、后山的峭壁栽植爬墙虎和凌霄2300米。”市林业局副局长沈光彩高兴地告诉记者说。
据了解,上窑石质山位于206国道两侧,属上窑村和上窑林场境内的山场,山地特点是采石迹地和疏林地相互交错,采石迹地形成的悬崖峭壁高程落差达61米,最高点老鸹山山顶海拔高116.1米。山上土层较薄,为风化石干土,偶见鸡窝土。上窑林场后山和上窑村乌鸦山土质略微好一些,为马干土、棕色石灰土,上窑村老泥塘东南土质较好。乌鸦山和老泥塘东南为无林地,上窑林场后山山顶可适当补植,老鸹山西下坡北段为石榴疏林地,北坡有小面积天然次生侧柏、女贞混交林,长期以来,由于牲畜破坏严重,山场植树很难成林。
大通区农林水利局局长王秀平向记者介绍说,虽然上窑石质山造林任务重难度大,但为了优化环境,绿化家园,区里还是下决心投入约200万元资金对其进行造林绿化,并将老鸹山两侧和乌鸦山东侧视线范围内的地块列为了重点造林地块,整个造林工程分为挖穴、回填土、栽植、抚育四个阶段。在施工中,上窑镇政府和当地村委会派专人进行了施工现场管理,按照不同的施工过程进行了阶段性验收,即先验收栽植穴,再验收回填土,待以上两项验收合格后再栽植。为确保石质山造林成活率,工程还修建4个2m×3m×1m的蓄水池,新栽植的苗木浇足了定根水,浇水时加入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目前已基本完成栽植任务,并开始进入抚育阶段。
沈光彩副局长强调说:“上窑石质山生态防护林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现在对在各阶段验收中发现的不足和差距,有关单位要逐项进行整改、提高,确保造林质量。抚育管理要做到及时松土、除草,并要封山育林。村级组织要加强封山育林的宣传力度,禁止村民上山放牧。要切实加强林木的管理,保护森林资源,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要加强森林防火和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确保创建成果。”
(记者 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