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雾笼罩 鞭炮轰鸣


“这哪里是寄托哀思,每次来扫墓简直就是‘打仗’,烟熏火燎不说,而且随时都要提防被鞭炮炸伤……”,3月28日,当市民刘先生在拨通本报热线电话后,他这样形容清明节前自己扫墓的狼狈经历。据了解,像这样的情形,在淮南市不少公墓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在呼唤文明祭祀的今天,焚烧冥纸、燃放鞭炮的传统祭祀方式目前依然大行其道。
清明节前夕,记者前往本市几处公墓调查采访。记者在现场发现,几乎所有前来祭奠的人都带来了大捆小捆的冥纸,还有不少人提着鞭炮和烟花,等到祭祀开始,人们首先开始焚烧冥纸,随后便开始燃放烟花爆竹,这是大多数人祭祀的程序。
这样传统的祭祀方式所造成的结果显而易见,现场到处都是吹散不开的烟雾,整个公墓笼罩在一片烟雾当中。记者在公墓里走了一圈发现,几乎所有的角落都散落一层层的鞭炮纸屑,前几天散落的纸屑还没有来得及清扫,当天燃放的鞭炮纸屑又覆盖在了上面。而燃放烟花时,大大小小的烟花直冲上天空,爆炸之后散落下来大量的小颗粒尘土落在了人们的头上,扫墓的人们为了避免这些尘土,都戴起了帽子或者将外套披在头上,还有不少人干脆直接拿出塑料袋套在头上。这样的祭祀程序也不断被重复,整个公墓里烟雾缭绕、鞭炮声不绝于耳。公墓里“文明祭奠”的招牌完全成了摆设。在通往公墓的道路两边,有不少临时摆设的出售鞭炮和冥纸的摊点,尽管出售鲜花的摊点也有不少,但冥纸和鞭炮的销售要明显比鲜花火爆得多。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前来扫墓的市民,多数人对于这样的祭祀方式并非完全赞同。前来祭奠先人的吴先生告诉记者,这样的祭祀方式既不文明节俭,还对自然环境构成了破坏,“惊扰了亡灵不说,还很容易引发山火”。但同时,几位市民也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传统的祭祀习惯的确存在着种种不文明的行为,但人们已经习惯了传统的祭祀方式,改变传统需要很长时间,祭祀方式的改变也同样需要很长的时间循序渐进。
可喜的是,在记者采访中发现,一些文明、环保的祭奠方式已被几位80后的年轻人接受,他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更愿选择网上祭奠的方式祭奠亡灵,这种环保文明的祭奠方式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推广开来。
图一整个公墓烟雾缭绕。
图二人们扫墓时留下的鞭炮纸屑。
(记者 马南南 顾成家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