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而不休 老有所为

能源城的退休老人,大多有自己的娱乐生活,散散步、遛遛鸟,有的还去学学唱歌跳舞、书法绘画,可谓丰富多彩。但是,你可能想不到,在洞山新村社区,有这么一群老人,用心装扮着小区内的一块块橱窗,用自己的风格打造出不一般的橱窗文化。
洞山新村社区的“夕阳红俱乐部”,虽然是由一群平均年龄75岁的老年人组成,但却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几位退休老人热爱自己居住的小区,一直都在考虑,希望利用自己宽裕的时间为社区的居民做点事情。2009年年末,社区服务中心主任叶圣武偶然间的一句话给了他们提示,“小区橱窗里的内容不是很丰富,要是能经常加一些居民喜闻乐见又有用的东西就好了。”几位老人一合计,为什么不利用自己经常读报,又有充裕时间的条件来打理小区里的这些橱窗呢?这个提议得到了社区服务中心的一致同意。于是,2010年1月,一支专门为社区橱窗文化服务的队伍便成立了,还向所有居民致了发刊词。为了让这个队伍能够形成规模,老人们还专门为它起了个名字叫“夕阳红俱乐部”。杨裴飞老人介绍道,现在俱乐部的成员还不是很多,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人知道,队伍也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俱乐部的老人们各有才华,姚德昌老人是社区书画班的负责人,写得一手好字,“要办好橱窗文化,没有一手好字是不行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要认真写,写得清晰、整齐,才能方便百姓们阅读啊。”这是他们的心里话,也是用心打理橱窗文化的动力。橱窗里大量的内容最主要的还是来源问题,这就要由杨裴飞老人来负责了,杨老酷爱剪报,每逢有自己喜爱的文章,或者好的养身保健贴士,杨老全部精心剪下,再小心翼翼地用尺子比划着最好的位置贴在白纸上。
为了在2010年春节到来前将第一期的橱窗展示出来,几位老人可真是忙坏了,杨老和其他几位老人将自己多年来的剪报全部找出来,花了一周的时间精心挑选了2000多份。为了精益求精,老人们每天都要反复地将这些养生保健、生活常识以及精品美文看上好几遍,以选出居民们最喜欢的内容,再由擅长书法的老人进行抄写。虽然天气寒冷,工作量大,但老人们还是连天加夜地赶,终于在年初一之前完成了第一期橱窗的制作,引来了居民们的驻足,也收获了大家的啧啧称赞。
2月28日,当记者再次采访时,老人们又在积极酝酿着第二期橱窗的内容。
图:杨老在认真剪报
(记者 付莉荣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