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民生新闻 > 工伤康复治疗试点 让伤残职工重拾生活的信心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织密防止添加剂滥用安全网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工伤康复治疗试点 让伤残职工重拾生活的信心
【字体: 】 发布时间:2010/2/11 0:27:3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家住唐山镇乳山村的王传虎2007年发生工伤,造成他腰椎骨折伴不全性截瘫,被认定为二级伤残。由于他不能从事繁重的工作,使得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加上出院后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康复治疗,他的腿经常疼。

      2009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开始工伤康复治疗的试点工作,让王传虎看到了希望。市人社部门对因工负伤且伤残等级达到1至6级的工伤职工进行调查摸底,主要调查他们的病种特点、康复价值以及家庭经济、生活状况等相关情况,并结合定点医疗机构专家的意见,将具有康复价值、符合康复条件的工伤人员,统一送到合肥定点康复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治疗。王传虎和其他三位符合条件的工伤职工经过康复治疗,身体功能得到了明显的恢复和改善。

      今年1月底,满怀感激之情的王传虎代表康复治疗人员给市人社部门写来了一封感谢信,他表示,通过工伤康复治疗,不仅为自己节省了一大笔治疗费用,而且治疗效果十分明显。

      据了解,工伤预防、救治补偿、工伤康复是工伤保险的三个重要环节。工伤康复工作的核心是在最大限度地恢复工伤职工伤残功能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建立自尊和自信,并最终平等地融入社会,实现回归社会、回归家庭和经济自主的目标。此次工伤康复治疗试点工作主要针对在工伤中患有颅脑损伤、脊椎损伤、四肢关节损伤和肢体残缺四类病种进行康复治疗。

(记者 李舒韵)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