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镜头语言 记录城市变迁

一群网民,拿起相机,将淮南的山川秀美尽收机中。2月7日,这些网民自发组织,精选出一批摄影作品,在龙湖中路一家商场的一楼举办了首届迎新春摄影作品展。
当天下午,龙湖中路某商场一楼热闹非凡,许多市民纷纷来到这里观看网民们拍摄的摄影作品,在这里,记者看到一幅幅精美的照片,德周先生的《铁壁流金》,记录了工人在高空辛勤的劳动,火花飞溅出了一条优美的抛物线的画面,表现了咱淮南人积极开展大建设,建设工业强市的精神;名为《大舞台》的照片,刻画了老年人敲起腰鼓,跳起了具有淮南传统特色的花鼓灯,自娱自乐,和谐向上的精神面貌;《整装待发》的作品,记录的是采煤用的掘进机。先进、巨大的挖掘设备,反映了淮南煤炭开采业的发展和进步,这是淮南建设亿吨级煤炭基地最强有力的武器……众多的摄影作品让观众如痴如醉,流连忘返,这些取材于市民身边最普通、最真实的事物,却有着最震撼人心的画面。据这次活动的组织者淮南摄影网版主梁卫星介绍,随着数码技术的普及,摄影日益平民化,生活化,为了更好的交流学习,记录生活,众多网民摄影爱好者经常在网上交流自己的照片。为了更好的交流、服务于社会,2009年10月份,许多网民建成一个平台,自发成立了淮南摄影网。截止到目前为止,会员总共有200多名,这些网民来自社会各界,年龄最大的67岁,最小的只有8岁,其中就有中国摄影家协会和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共7人,安徽省摄影家协会会员10余人,网民每天发帖几百条。
梁卫星说,为了在新春佳节给淮南人民奉上丰富的文化大餐,会员之间面对面沟通交流,好让更多的摄影爱好者能够加入其中,用手中的镜头记录淮河文化,记录百姓生活。他告诉记者,淮南摄影网成立以来,第一次举办了摄影作品展。该次展出作品是从30名网友的摄影作品中精选出了108幅,内容包括了山水风光、工业、生活以及人物等,用镜头从不同方面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淮南以及我们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及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现场,记者遇到了淮南摄影网最小的会员,年仅8岁,来自田二小二年级的胡诗怡。她告诉记者,自己学习摄影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她看到自己的爸爸爱好摄影,在其影响之下,也逐渐培养了兴趣。记者也看到她拿起数码相机拍照,那架势,一招一式丝毫不逊色于大人。
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些摄影作品不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是精品,像这种摄影作品展,应多办几次,让广大市民多了解淮南的变化。据了解,这次《迎新春摄影作品展》将从2月7日一直持续到2月28日。
图为市民在点评摄影作品
(记者 冉韬 实习生 程训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