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民生新闻 > 用工告急!张家港来淮求援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织密防止添加剂滥用安全网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用工告急!张家港来淮求援
【字体: 】 发布时间:2010/2/2 23:46:0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月1日上午,淮南市公共就业实训基地来了几个特殊的客人。他们考察园区设备,询问培训课程,了解实训学员,而最让他们关心的就是该实训基地一次性能培训出多少掌握基础技能的劳动者。原来,他们是张家港市职介部门的工作人员,此行特地考察淮南的劳动力市场,因为,张家港市众多企业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用工紧缺的“贫血”状态。

  张家港市位于江苏东南部,是沿海和长江两大经济开发带交汇处的新兴港口工业城市,在全国县城经济百强县(市)中列第三位。近年来,张家港市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新产业这一主线,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投资兴业。然而,劳动力资源的紧缺却成为阻碍其发展的硬伤,长三角地区用工缺口的增大,也波及到张家港市。当得知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率采煤沉陷区相关负责人到常州、苏州接洽转移劳动力事宜后,毗邻苏州的张家港市的相关人员随即来淮,想在淮南的劳动力市场上分一杯羹。

  “我们的工资待遇不比苏州差,但我们的消费却低于苏州”、“第二、三代打工者需要更多的是能力的提升和发展空间,我们都能尽量满足他们”、“我们也呼吁企业反思用工荒产生的原因,让他们更多的关注打工者的思想,什么样的企业才是最适合的打工环境”张家港市劳务部门工作人员的言词之中凸显该市用工紧缺的现状,如今的劳动者除了关心工资待遇以外,更多的将注意力放在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上,雇佣廉价劳动力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劳动力资源的卖方市场已经逐步形成。短暂交流后,两市职介部门在对接会上签署了《劳务合作协议》,双方就提供就业信息、培训输送劳动力等方面达成了共识。

  据张家港市人社部门分管负责人介绍,淮南地区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且淮南籍员工个人素质相对较高,有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当地企业口碑较好。此次双方达成的劳务合作协议对缓解张家港市劳务紧缺状况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同时也是两市今后继续开展劳务合作的良好开端。

(记者 李舒韵)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