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民生新闻 > 快过年喽,又闻传统酥糖香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快过年喽,又闻传统酥糖香
【字体: 】 发布时间:2010/1/20 1:19:1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米花糖、芝麻酥、花生糖,这些农历过年时必备的传统甜点,已成为了民俗的一个符号。在淮南市毛集镇大郢村,当地村民有着制作米花糖、芝麻酥、花生糖的传统,每逢年前,村民们便会支起大锅,炒花生、炒芝麻、爆米花,以山芋、大米熬制麦芽糖,混合搅拌制作出各种甜点,村子里弥漫着香甜的味儿,也透出浓浓的年味。当地民谚云:“拜年不带麻酥糖,请君不要进厅堂。”

      各家有各家的绝活,徐朝修老人家族最拿手的是芝麻酥,在他儿时的印象中,上几辈老人都做芝麻酥,麻酥糖中的精品称为“徐府酥”,就出自村子中的徐姓人家。徐府酥采用脱壳的白芝麻炒熟,和着优质糯米熬制的麦芽糖,精制而成。徐府酥最讲究的是熬糖后拉制的手艺,要求熬糖不能老、不能嫩,要恰到火候,拉制的麻酥糖要中间有细孔,这样入口才会有酥脆的口感。成品“徐府酥”白中带黄,进嘴酥甜,满口喷香,不粘牙不沾纸,老人孩子都喜欢。

     在给他人带来口福的同时,这些传统甜点也成为大郢村村民增收的途径。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化不断推进,家家户户的小作坊已渐渐不能适应生产要求。大郢村农民徐续修,返乡创业认上了“徐府酥”,在当地政府支持下,他办起了厂子,把一些有着制糖绝活的村民聚拢起来,合作生产麻酥糖,扩大生产规模,并注册了“毛集”商标,一下子,麻酥糖的身价立马上了去,商家点名要“毛集”商标的徐府酥,过去挑着担儿沿途叫卖的“徐府酥”,如今被推向了更广阔的市场,村民的增收有了保障。而“徐府酥”也引起了大超市的兴趣,下一步,徐续修还打算在工厂扩大后,把“徐府酥”推向大超市。图为1月17日,徐朝修老人展示其制作的传统麻酥糖。

(记者 张雪峰 摄影报道)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