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淮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为了解决低收入群众的住房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加大财政投入,积极推进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
广厦万间惠及寒门
淮南是因煤而兴的城市,从上世纪初至五六十年代,在矿区及城市周边地区陆续建成了大批的简易住宅,并由此逐年衍生成大片的棚户区。现在这些棚户区的简易房屋破损严重,居住环境条件恶劣,加上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居民的居住条件急需改善。为解决工矿棚户区居民住房问题,改善居住环境,淮南市政府提出用3到5年时间基本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任务,改造的重点是低洼易涝、基础设施严重不配套的平房、危房,预计到2012年累计建成800万平方米住宅小区,解决6万户棚户区居民住房问题。
廉租房建设同样是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设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了解,我市计划2008、2009两年集中建设和配建廉租住房1590套,建筑面积77793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3322万元。截至去年11月底,全市共开工建设廉租住房55000平方米,其中竣工2250平方米,完成投资4604万元。目前,我市在经济适用房建设项目中配建廉租住房情况如下,其中兰亭小区300套,建筑面积14910平方米;银鹭小区204套,建筑面积10139平方米;八公山区惠民小区104套,建筑面积5169平方米;潘集区幸福家园100套,建筑面积4982平方米;毛集渔民小区108套,建筑面积5337平方米;谢区西城嘉园一、二期配建306套,建筑面积15123平方米,以上工程均已在开工建设之中。
经济适用住房是指已经列入国家计划,由城市政府组织房地产开发企业或者集资建房单位建造,以微利价向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出售的住房。它是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住宅。2009年我市规划建筑经济适用房总面积70.18万平方米,总投资99650万元。截至去年11月底,已完成投资35900万元,开工建设28.25万元平方米,其中竣工面积10.1万平方米。具体项目实施情况如下,兰亭小区计划投资28400万元,解决1900户居民的住房问题,目前已经完成投资8000万元,在建房屋面积3.2万平方米;康安家园计划投资17500万元,解决1490户居民的住房问题,目前已经完成投资10000万元,在建房屋面积4.8万平方米;龙兴园计划投资17500万元,解决1520户居民的住房问题,目前已经完成投资10000万元,在建房屋面积4.65万平方米;惠民小区计划投资4000万元,解决358户居民的住房问题,目前已经完成投资3300万元,在建房屋面积3.5万平方米;幸福家园投资3750万元,解决283户居民的住房问题,目前已经完成投资2800万元,在建房屋面积达2万平方米。
政策支持为民造房
淮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程建设,把百姓民生放在重要位置,积极争取新增廉租房中央预算内投资建设项目。2009年,我市廉租房建设项目第二批扩大内需新增中央投资项目下达我市廉租住房建设项目6个,建筑面积30832平方米,622套,下达投资计划5270万元,中央预算内投资918万元。为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我市财政部门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在中央投资资金下达后,及时、足额把款项拨付到项目单位。2009年市级财政安排廉租住房建设资金200万元,通过发行地方债券筹集廉租住房建设资金4000万元,争取省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1556万元。这些资金的足额到位,大大保证了工程的顺利推进。目前有20%以上项目竣工交付使用。
截至去年12月底,我市在32个棚户区改造项目上,实际投入资金11.48亿元,其中市辖各区完成投资3.82亿元,淮南矿业集团15个项目完成投资7.66亿元。目前市辖各区17个项目已经全面启动,淮南矿业集团15个项目全部开工建设。
在保障低收入家庭住房民生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我市按照《淮南市城市保障性住房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减免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要求,对棚户区改造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拆迁管理费、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房屋所有权登记费、土地闲置费等18项收费。
严把质量让民放心 为了确保各项民生保障性住房建设建筑质量,记者从我市房地产管理局了解到,我市保障性住房项目均严格按照“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及合同管理制”要求管理,各项目监理均实行了招标,并严格按招标结果选择施工和监理单位。在建设过程中,各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建设内容、建设标准及有关规范进行高标准、严格施工。
新建小区要符合城市规划和国家建设有关建筑规范,按标准建设市政设施,按照规划建设公共服务设施,禁止任何偷工减料行为。而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市政府更是对各棚户区改造工作情况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把棚户区改造纳入到对区人民政府的政绩考核之中。各区政府将此项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明确责任,确保棚户区改造工作稳步推进。市政府督察室和市监察局将棚户区改造工作列入督办事项,定期督察棚户区改造进展情况,督促各区人民政府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争取为我市低收入群众造出“放心房”、“乐居房”。
书写大“爱”道出民声
1月13日,记者走进即将交付使用的市民生工程经济适用房——兰亭小区,在这里记者看到工地上建筑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几处已经竣工的楼房,房屋的门窗已经安好,明亮的玻璃迎着冬日的太阳闪着耀眼的光芒。这些已经竣工的楼房外墙涂着红、黄、白三色“彩衣”。
在一位建筑工人的带领下,记者在兰亭小区几栋已经建好的楼房内观看,发现这里每一户都通了天然气。记者从楼内出来,沿着兰亭小区内宽阔的水泥路面向在建工地走去,就在转过墙角的瞬间,一栋楼房内一楼水泥墙上写着的一个大大的“爱”字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记者询问这个字是谁写的?一位中年建筑工人告诉记者:“政府花钱给老百姓解决住房问题,这不就是大‘爱’吗?不管是谁写的,反正我看着这个字,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意思。”记者从兰亭小区走出来,沿着一条大马路行约100米便来到泉山路上的一处公交车站,看来在这里乘坐公交车辆亦十分方便。
当天上午,记者在市房地产管理局采访时,看到不时有群众来到这里打探保障性住房事宜,一位居民告诉记者,他盼望着自己能够早日搬进新家,每来一次他的心里就会踏实一点。据市房地产管理局局长陈锦岭介绍,兰亭小区部分已建好的经济适用房农历春节前就可按照相关程序交付到申领群众的手中。
图一:兰亭小区楼墙上写着一个大大的“爱”字
图二:已经建造完工的兰亭小区楼盘
(记者 苏国义 孙 鸿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