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冷、冷,连日来的低温天气,让能源城市民深切感受到了严冬的寒冷。1月10日,能源城迎来了2010年的第一场降雪,各部门未雨绸缪提前做好了各项应对措施,保证了市民工作生活有序进行。
市场篇 货源齐备供应充足
1月11日,记者从市商务部门了解到,为了保证市场供应,应对大雪、寒流等恶劣极端天气的来袭,市商务部门提前做了充分的准备,目前我市可投放市场的各类商品货源总值超过16亿元,总量比上年增加20%,可以说是货源齐备供应充足。其中,生活必需品:大米5000吨;面粉7000吨;猪肉3000吨;牛羊肉2000吨;食盐3000吨;食糖1000吨;蔬菜6000吨;水果2600吨;水产品800吨;鸡蛋1600吨;禽类1650吨。日用品8亿元:包括服装类、鞋帽类、家电、汽油、柴油等。其它类商品2亿元。
此外,为了让每一位市民都能享受到优质、规范的服务,市商务部门还对各大商场、超市的店容管理、环境卫生、商品陈列甚至是营业员的仪容仪表、礼貌用语、延长营业时间、处理消费者投诉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并要求各商家认真落实,市商务部门会组织专人进行不定时检查。
燃气篇 新协议改变供气荒
不论是烧水取暖,还是炒菜煮饭,家家户户都离不开天然气,如何保障市民冬季用气,成了一道事关民生的重要考题摆在了燃气企业的面前。
“冬季本就是天然气用气和消耗的‘高峰期’,再加上持续低温市民用气频繁,天然气的使用量肯定大大上涨,平时日供气量一般在17至18万立方米之间徘徊,这两天估计会更高一些,达到19万立方米。但是,我们的供应是充足的,有保证的,市民无须担忧雪天用气会受到影响。”1月11日,记者在采访负责全市供气的中燃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时了解到,该企业已经与其上游公司中石油西气东输管道销售分公司在近期签订了一个关于供气的补充协议,该协议将我市全年可供使用天然气供气量由原来的3800万立方米调整为7800万立方米,该协议的签订,让我市供气荒局面成为了历史。新协议从本月1日起已经正式生效。
另据了解,在大雪来袭之前,淮南中燃就已经对天然气管网运营进行了检查和保养,管道、生产运营设施和调压器等设备也进行了检修和维护,做到细致入微,保证万无一失。在此基础上,淮南中燃公司还将增派人员进行24小时值班,保障城区天然气管网在出现安全隐患的情况下得到及时维修。
供电篇 全力保障居民用电
“1月5日,淮南地区冬季用电负荷首次突破80万千瓦大关,达到83.8万千瓦,日用电量达到1685万千瓦时,用电负荷、用电量双创冬季历史新高。而随着降雪天气的出现,气温进一步下降,我市用电负荷将会再次上升,预计今冬淮南地区最大用电负荷将达到87万千瓦左右。“1月11日,记者从淮南市供电部门了解到,大雪严寒天气对淮南电网来说是一次较大的考验,为此,淮南供电公司积极采取多种措施,确保电网在迎峰度冬期间能够安全、稳定运行。
据了解,在大雪严寒天气来袭之前,淮南供电公司就启动了防止恶劣天气影响和防范事故预案,调集骨干人员充实抢修队伍力量,做好抢修备品备件的储备,并增大了防寒防冻的检查力度,确保居民用电安全、平稳。同时,针对煤矿等重点保障客户,淮南供电公司还制定了专项反事故预案,提出了建设性的指导意见,使电网运行方式更趋合理。
供水篇 周密预案保安全
为切实保证严寒天气里市民用上水质优良的自来水,淮南首创水务公司制定了周密的城市供水安全预案,并在大雪来袭之前,提前做好了防大冻准备,对城区的供水设备、所有管线和电器等设施进行了巡查,对容易受冻的供水设备和用户水表进行了保温处理,并添购了抢修配件,使全市供水工作有序进行。
同时,他们还制定了应对突发事件预案,保证24小时有人值班,抢修工作人员能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维修。此外,为了即将到来的春节期间居民用水安全,他们还在市区多个地点设置了观察点,随时在线观察水网管线的压力,及时调整管网水压,保障市民用水安全。
(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