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鉴宝大会昨日举行
12月20日,淮南市第二届鉴宝大会暨“古陶瓷的鉴定和收藏”讲座,在淮南市博物馆举行。延续了第一届鉴宝大会的火爆人气,第二届鉴宝大会更加深入人心。
当日上午8时许,记者来到了鉴宝大会现场。天气虽然晴朗却严寒依旧,寒冷没有消减藏友们的热情。尽管大会定于当日上午9时开始,但人们还是早早地排队等候。
藏品丰富 各有千秋
上午9时10分,当开幕的金锣发出清脆的声响。藏友们期盼已久的鉴宝大会终于开始。清代的工笔画、宋代的玉佩、清代的木雕……一件件藏品从提包里、博古盒里“杀”将出来,摆在了专家们的面前。有些藏品是有年头的、有些藏品是具有工艺价值的、有些藏品是含有藏友特殊经历的。虽然这些藏品的价值不尽相同。但淮南民间收藏界的火爆是掩饰不住的。
担纲鉴宝的专家主要为省内文博专业中具有较高文物鉴定水平的专业研究人员,许多专家不仅是省内文博界的鉴定权威,在国内也很有影响力。安徽省文物鉴定站站长周京京女士说:“淮南藏友收藏的种类很多,而且热情确实很高。”
每件藏品 都有故事
淮南藏友刘先生带来了一枚玉石,经过专家鉴定,这块玉石确实是清代的物件,而且是羊脂玉。为家传的玉石“验明正身”后,刘先生非常高兴,他告诉记者:“这块玉是我爷爷传给我的,前些年一直摆放在家里。一开始,我只把它当作老人的一件遗物,如今,知道了它背后承载的历史,我对它更多了一份亲近。”
藏友沈先生已经年过花甲,他带来给专家品鉴的是一个民国时期的小酒壶。原来,沈先生的爱人是东北人,解放后,他爱人一家从东北迁居淮南,于是这个小酒壶也被带来了。在沈先生老伴的父母去世后,这个造型古朴的小酒壶便留给了他们。当专家告诉沈先生这件小酒壶制作的具体工艺和历史背景时,沈先生表示会继续好好保存,珍惜已逝二老的心意。
本届鉴宝大会由安徽省文物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省文物鉴定站和市博物馆承办。上午的鉴宝环节结束后,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上千件藏品被品鉴。作为我市一项公益文化活动,此次鉴宝大会面向所有民间收藏爱好者,鉴定、点评、咨询、讲座均为免费。当天,今年新推出的“古陶瓷的鉴定和收藏”的讲座也广受好评。
通过此次鉴宝大会,收藏界了解到了淮南民间收藏的实力和热情,淮南藏友也通过这个平台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品位。
(记者 李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