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民生新闻 > 父母忙“偷菜” 孩子来效仿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织密防止添加剂滥用安全网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父母忙“偷菜” 孩子来效仿
【字体: 】 发布时间:2009/12/8 23:42:0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今天,你偷菜了吗?”一段时间以来,“开心农场”可谓风靡大江南北。该游戏模仿现实中的“春种秋收”,让每个人都能成为快乐的农场主。简单易学的操作,加上充满趣味性的游戏设计,令无数男女老少为之着迷,以至于很多人不知不觉忘记了这一切不过是网络世界的虚拟游戏,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12月7日,家住青少年宫附近的邵先生带着儿子来到公园南门的花鸟市场,父子俩精心挑选了几盆兰草,还从附近的农贸市场购买了白菜籽和菠菜籽。看着孩子充满笑容的小脸,捧着盆栽、提着种子的邵先生长长地舒了口气,因为这意味着他和孩子为共同远离偷菜游戏,转为现实种菜的计划成功迈出了第一步。

      邵先生告诉记者,他是我市一家广告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今年10月份,他在网上接触到了开心农场,因为身边不少同事都在玩,他也就抱着玩一玩试试的念头,开辟了自己的农场,结果是一发不可收拾。那段时间他是不分昼夜地“种菜”、“浇水”和“施肥”,熬夜“收菜”、“偷菜”更是家常便饭,以至于妻子不止一次地抱怨他。

      但邵先生的好心情并没有维持太久,11月中旬,他被儿子的班主任请到了学校,起因是他12岁的儿子也迷上了网络偷菜游戏,不但是上课哈欠连天,下课还经常往学校附近的网吧跑,学习成绩更是一落千丈。慌了神的邵先生后悔莫及,痛定思痛,邵先生决定从自己做起,和儿子一起远离网络游戏。现在,邵先生和妻子一起在家里的阳台上开辟了一个小小的现实版“开心农场”,他要和孩子一起每天给种子施肥、除草,比比谁的收成好,以此让家庭重新回到正常的轨道。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像邵先生家出现的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不在少数,因为眼下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很多年轻父母都将“开心农场”这种网络虚拟游戏当成了一剂缓解压力的良方,却忽略了其对孩子心灵和成长的影响,以至于造成恶劣的后果。这并非危言耸听,《三字经》开篇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说的就是后天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孩子心智尚未成熟,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尚在形成之中,如果天天看到家长玩偷菜游戏,长此以往,他们甚至会在观念中形成偷窃没错甚至光荣的思想,而且长时间玩网络游戏,也会产生网瘾综合症等心理问题。因此,做父母的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莫要误导了孩子。

(记者)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